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韵佚文

唐韵佚文

一卷,唐孙愐撰,近人王国维辑。此书成于戊午(1918年),原题姬觉弥辑,盖王君馆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时所作,姬氏主大学事,故署姬氏之名也。书刊于戊辰(1928年),距书成已十二年矣。此编所载佚文,辑自《慧琳音义》、《希麟音义》、日本释源顺《倭名类聚钞》、信瑞《三部经音义》、洪迈《容斋随笔》及宋人《草堂诗余笺注》等,共得三百八十一条。所辑于某书引作某,必详为注明以便覆按,方法精严。唯岛田翰《古文旧书考》卷一《古写本萧吉五行大义背记》所引诸条均未甄录。《五行大义背记》全文不知何书音义,中引《唐韵》者均作“孙兹云”。《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辑之共得三十九条,兹具录如后:“邦,大曰邦,小曰国。”“惩,劝也,诲也。”“斐,文章相杂也。”“微,劣也,薄也,少也。”“震,卦至东方起也。”“水,上古之时用之为酒,今之玄酒也。”“凑,合。”“莩,《说文》章也。”“寅,《说文》膑也。”“已,此也,说也,了也,止也,果也,尽也。”“巳,《说文》以四月阳气以出,阴气以藏,万物皆成文章,故已为地形。”“仵,偶敌也。”“酉,饱也,老也,说也,就也。八月黍成,就可作酎酒,故八月建酉。卯为春门万物以出,酉为秋门万物以入。”“欃,《字林》欃枪剡也。”“窟,窠也。”“搏,持也,击也。”“朝,晨,又寅时,从旦,至食时为终朝。”“渠,《尚书》渠大。”“策,谋也,筹也。”“邃,幽远之貌。”“括,开合也。”“赞,《韵略》佐助。”“潟,《字林》”。(此处有误也)。“斫,削也,又断也。”“偶,妃也,又匹也。”“匹,仇也。”“殿,军前曰启,后曰殿也。”“孳,乳化曰孳,交接曰尾。”“拘,系也,绊也,拘系也。”“连,累也,系也,绊也。”“挑,举也。”“户,一扇为户,两扇为门。”“僭,滥也。”“榜,补孟反。所以引船也,榜击也。”“笞,耻也,击之以令耻。”“钳,以铁有失法束。田叔自钳为王家奴。”“讯,《毛诗》告也。”“揆,察也。”“押,监也。”以上均可补苴王氏辑本,或以移校唐抄。《唐韵佚文》有《王忠悫公遗书》本。

猜你喜欢

  • 义府

    二卷。清黄生撰。黄生(1622-?)字扶孟,号白山,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明诸生,入清不仕。对文字训诂深有研究,谙熟以声音通训诂之道,颇多创见。所著书皆奉诏销毁于乾隆年间,仅《字诂》一卷、《义府》二卷

  • 周易施氏章句

    一卷。西汉施仇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施仇字长聊,沛(今江苏沛县)人,生活于汉宣帝时代。少从田王孙受《易》,与孟喜、梁丘贺并为门人。后诏拜为博士,宣帝甘露中参加石渠阁会议,与诸儒杂论五经同异。弟子张禹

  • 刊定尚书古今文注

    二十卷。清丁宝桢(1820——1886年)刊定。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卒谥文诚,有《丁文诚公奏稿》等。此书卷首有丁宝桢自序,卷中题孙星衍撰注,大概是就孙星衍的《尚

  • 华严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549-623)撰。吉藏,俗姓安,本西域安息人。祖世避仇居南海,住交广(今越南、广西)一带,后迁居金陵(今南京),吉藏生于金陵。童年时,其父引他见真谛,遂赐名吉藏。吉藏七岁(一说十三

  • 崇庆县志

    十二卷,谢汝霖等修,关芸棠纂。谢汝霖,曾知县事。关芸棠,罗元人,邑优贡。《崇庆县志》民国十五年(1926)刻本。此志条理井然,叙述简括。其纪事述清朝建立以后,上下交争之情,水深火热之状,且立言不苟,俨

  • 厚石斋集

    十六卷。清汪孟鋗撰。汪孟鋗,生卒年均不详。字康古,号厚石,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汪孟鋗藏书甚多,终日研讨家藏典籍,耳濡目染,因而能文好诗。其诗多抒发个人个情怀,不拘泥于唐宋

  • 史记抄

    九十一卷,补遗十二卷,首一卷。明茅坤编辑。茅坤(1512-1601年),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善古文,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生平事迹详

  • 通纪集略

    五卷。明钟惺(1574-1624)撰。惺字伯敬,号退谷、晚知居士,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万历进士。累官至福建提学佥事。另著有《史怀》、《古书归》、《唐诗归》、《诗合考》、《隐秀轩集》等。该书上起太

  • 金川琐记

    六卷。清李心衡撰。李心衡,上海人。此篇所记,自山川形势人民风俗,以及飞潜动植物细故,凡所目击,皆备载,故名琐记。卷首有郑一崧、魏光方、李心衡序,称其立言有体,叙事存真,抒词有质有文,不漏不支。如卷一火

  • 汪刻隶释

    二十七卷。《隶释》为宋洪适编撰,前已著录。明万历十六年(1588)王鹭刻本,已收入《四库全书》中,而本书未录。此书为清汪日秀校刊。汪日秀,浙江钱塘人。此本刻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他根据崑山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