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勉斋私记
四卷。清代阎循观撰。阎循观见《春秋一得》条。此书是作者的儒学札记,原本只有三卷,一为“困勉斋私记”,二为“困勉斋记忘”,三为“求心录”,作者去世后,其同学韩梦周进行整理重新编定为四卷,即为此本,定名为《困勉斋私记》。全书中心是为学要“主敬克己”,要时时提醒此心,刻苦自立,不要贪图一时的虚名。
四卷。清代阎循观撰。阎循观见《春秋一得》条。此书是作者的儒学札记,原本只有三卷,一为“困勉斋私记”,二为“困勉斋记忘”,三为“求心录”,作者去世后,其同学韩梦周进行整理重新编定为四卷,即为此本,定名为《困勉斋私记》。全书中心是为学要“主敬克己”,要时时提醒此心,刻苦自立,不要贪图一时的虚名。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传奇是一出以风筝为姻缘的喜剧。韩生为其友人戚生画风筝,并在风筝上题偶感一诗。此风筝落入原西川招讨使詹武承小妾柳氏院中,柳氏让其才女淑娟和诗于后。韩生得风筝后猜想和诗
十六卷。清钱振锽(1870-?)辑。钱振锽,字梦鲸,号谪星,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钱向杲之子,光绪三十二年(1905)曾在都供职。本集第一卷,《佳乐堂遗集》,清钱钧(约为咸丰、同治间人)撰。本卷收
不分卷。清沈大成(1700-1771)撰。大成,字学子,号沃田,江苏华亭(今松江县)人,岁贡生。著有《学福斋诗文集》。是编多论经义,间记算法,共有十二条。即《论易七八义》、《论术家寄居》、《包说》、《
十卷。宋陈景元(1035-1094)撰。陈景元,字太虚,又字太初,号碧虚子,建昌南城(今属江西南城县)人。他精通儒道医经,曾拜张无梦为师学道。撰有《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南华真经章句》、《碧虚子亲传直
三十卷。洪咨夔(1176-1236)撰。洪咨夔字舜俞,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宋代文学家、经学家。嘉定进士,历官端明殿学士,刑部尚书,宋理宗初,洪氏为考功员外郎,因忤权臣史弥远,又言李全必为国患,乃被罢
不分卷。清朱鹤龄(详见《诗经通义》)撰。是书附于《诗经通义》之后,竹纸无格,经文大字单行,考异小字双行,旨在辨别秦、汉以下诸本经文之异同。考其所采诸家,于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援据最多。其他群经诸子以及
十二卷。清刘士铭修,王霭纂。刘士铭,河北宛平县(今北京丰台区)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初授山西闻喜县知县,后升任大同府同知,雍正三年(1725)特授朔平府知府。王霭,平阳翼城人,进士出身,雍
十五卷。清朱虚(生卒年不详)撰。朱虚字邵斋,号可庵,又号介庵。曹州(今山东荷泽)人。顺治四年进士。官至绍兴府知府。其书仿《广雅》释名之例。自天地日月至虫草木,各自为篇,加以解释。但其所引资料十分广博,
一卷。清俞樾(1822-1907)撰。樾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著有《春在堂全集》。注《论语》的书以何晏《集解》所载孔安国注最早,但有人怀疑其为赝品,不足依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称,郑玄就鲁
一卷。清朱骏声撰。朱氏生平著述见“说文通训定声”。是书取今韵二百六部,准诸古韵十八部,而注释分析其分合之故。朱氏所撰《说文通训定声》按韵系字,析古韵为十八部:(一)丰、(二)升、(三)临、(四)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