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圣学心法

圣学心法

明朱棣(1360-1424)撰。朱棣,明代皇帝,1402-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庙号成祖。棣为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初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建文元年(1399)起兵,自称“靖难”,四年破京师,夺取帝位。在位期间,解除藩王兵权,巩固中央集权;屡次出兵打击蒙古贵族势力。派郑和出使南洋等地,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又编纂《永乐大典》,对保存古代文化典籍有所贡献。《圣学心法》一书,前有永乐七年(1409)御制序,谓“以君道、父道、臣道、子道揭其纲,其下分而为目,有统言者焉,有专言者焉”。首三卷及第四卷前半,皆言君道,自统言以外,分为二十五子目;第四卷后半卷,则以父道、子道、臣道附之。父道、子道有纲无目,臣道首为统言,后分四子目。书中所采,皆经史子集之文,每条后各有附注。该书为朱棣自编,非由词臣拟进。《四库全书总目》评此书曰:“按成祖称兵篡位,悖乱纲常,虽幸而成事,传国子孙,而高煦、宸濠、置鐇之类,接踵称戈,咸思犯上,实身教有以致之,而乃依附圣贤,侈谈名教,欲附于逆取顺守。自序委曲繁重,至五千余言,抑亦言之不怍矣。至于杀戮诸忠,蔓延十族,淫刑酷暴,桀纣之所不为者,夷然为之,可谓无复人理,而其序乃曰‘秦隋之君,用法惨酷,倚苛暴之吏,执深刻之文,法外加法,刑外施刑,曾何有忠厚恻怛之意?死人之血,漂流于市,受刑之徒,比肩而立,此仁人君子所以痛伤也’云云,天下万世岂受此欺乎?”《四库全书总目》有该书存目。

猜你喜欢

  • 击壤集

    二十卷。宋邵雍(1011-1077)撰。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后迁居共城(今河北辉县)。一生未仕,以操行学识为世人敬慕。三十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百源上,人称“百源先生”

  • 蠡海集

    一卷。旧本题宋王逵撰。宋朝名王逵者有三人,一是宋仁宗时人,曾官江南西路转运使,调淮南转运使。包拯曾连具七章弹之,极斥其贪鄙酷虐,以此之人,不像能著书立说之人。二是濮阳人,天禧三年进士,官刑部郎中。其所

  • 柴墟斋集

    十五卷。明储巏(1457-1513)撰。储巏字,静夫,号柴墟,泰州(今江苏泰州市)人。明成化十九年(1483)进士第一,授南京吏部主事,历户部左侍郎,改吏部。著有《柴墟斋集》是集为储巏曾孙储耀所刻,凡

  • 诗意记讲

    四卷。清杨名时(生卒年不详)撰。杨名时,字宾实,一字凝斋,清代著名学者,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康熙进士,御纂《周易折中》、《性理精义》等书,实出自他之手,深得康熙帝器重,历官吏部尚书、云贵总督、很

  • 春秋夏正

    二卷 清胡天游(1696-1758)撰。天游本姓方,一名骙,字稚威,一字云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雍正己酉(1729),副榜贡生,乾隆丙辰(1736)举博学鸿词,辛未(1751)举经学。他认为,不知

  • 岁寒居答问

    二卷,《附录》一卷。清孙奇逢(见《理学传心纂要》)撰。孙奇逢之学主于明体达用,宗旨出于姚江,而变以笃实,化以和平,兼采程朱之学,以弥补其阙失。意为调合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分歧。此书皆录作者和朋友间的问答

  • 艾氏易解

    六卷。清艾庭晰撰。艾庭晰宇雅堂,四川内江人。此书卷首为弁言、例言、总论等杂说。第一、二卷解上经,第三、四卷解下经。末卷解系辞、说卦、文言、序卦、杂卦。艾氏解易,实为串解,即同一词句,则列举文王、周公、

  • 白孔六帖

    一百卷。亦称《唐宋白孔六帖》,《白氏六帖》,《白氏六帖事类集》,或《白氏经史事类六帖》,唐白居易(772-846)、宋孔传(生卒年不详)编撰。白居易,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下邦(今陕西省渭南县)人

  • 玉海纂

    二十二卷。明刘鸿训(生卒年不详)编。刘鸿训字默成,长山(今山东济南)人。万历癸丑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本书是因王应麟的《玉海》一书卷帙浩繁,不便阅览,因此而节录其精要语句编辑而成。基本上依照原书的编

  • 沔阳州志

    ①二十卷,清佟成年、王之佐修,王浩冲、杨士元、王尔楫等纂。佟成年,字君荣,辽东抚顺人,贡生。王浩冲,字文选,直隶长垣人,荫生。杨士元,字恂庵,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进士,先后官沔阳知州。王尔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