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池编

墨池编

六卷。北宋朱长文(生卒年不详)撰。朱长文,里贯不详。朱长文还著有《吴郡图经续记》、《续书断》等书。是编专门论述书学之源流而博采前人之论著。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其中“字学”与“笔法”之一为卷一;“笔法”之二,“杂议”之一、二,及“品藻”之一为卷二;“品藻”之二、三、四、五为卷三;“赞述”之一、二、三及“宝藏”之一为卷四;“宝藏”之二、三为卷五;“碑刻”之一、二及“器用”之一、二为卷六。原作十二卷(亦有二十卷说),盖明以后合并内容形成的。“字学门”收录自汉至宋论书体之文章十八篇。“笔法门”收录自秦之李斯至唐之徐浩论书法、笔法等文章十九篇及叙述具体执笔法、用笔法、结字法等文章六篇,凡二十五篇。“杂议”两部分收录自汉至宋之书法漫议凡二十九篇。“品藻门”分五部分,其一收《梁武帝书评》、《梁庾肩吾书评并略论》及《唐李嗣真(后画品〉》三篇论著;其二、其三收录唐张怀瓘之《书断》上、中、下三部分;其四、其五收录灊溪之《续书断》上、下两卷及序,凡收书法品评之专著五部。“赞述门”三部分,其一收录包括窦息《述书赋》(上)在内的长短文共九篇,其中“晋索靖书势”与“晋刘邵飞白书势”疑朱氏自撰;其二录《述书赋》(下);其三俱收唐、宋之文共十八篇,文章与论著凡二十七篇(部)。“宝藏门”亦三部分,其一收十篇唐代文章,尽记当代之收藏;其二收“唐张彦远释二王记札”一篇;其三收“宋欧阳修集古录目序及其跋”,包括七十一则,始自“周穆王刻石”终至“南唐徐铉双溪院记”的古代书法集录。“碑刻”两部分,其一收录自周至唐各种碑刻共七百七十一处,其中仅唐代就高达六百处之多;其二收录“宫宇题记”、“山水碑铭”、“名人题名”、“传模古人”等约二百九十三处;其后所列“宋碑”、“元碑”、“国碑”,盖明万历年间重刻时增益。“器用”两部分,其一为“笔”和“砚”,其二为“纸”和“墨”,此门乃朱长文编纂集录而成。十二卷之说即前五门成十卷,“器物门”自叙编辑为两卷。《墨池编》俱录前贤要著,在每篇及每卷末皆有精要点评,考核得失,个中己见,俱极敏锐之思。是书搜集广博,胜于张彦远之《法书要录》,为后世书法所宗、书家所评提供了广泛而全面的理论依据,是我国艺术史上重要的书法论著。是编有明隆庆中四明薛晨刊本,明万历李时成刊本,康熙甲午朱氏刊本、汲古阁有旧钞本、雍正刊二十卷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味经斋遗书十五种

    四十一卷。清庄存与(1719-1788)撰。庄存与字方耕,号养恬,武进(今属江苏)人。乾隆十五年(1745年)成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四迁内阁学士,官至礼部左侍郎。为官清廉。乾隆二十一年(17

  • 万世家钞济世良方

    六卷。明万表(详见《海寇议》)辑,万表之孙万邦孚增辑。万邦孚字汝永,官都督佥事。此书又名《医学入门良方》、《万氏家钞方》、《万氏济世良方》。成于万历三十年(1602)。为万氏公余之暇,分门别类,汇集古

  • 安肃县志

    十六卷。清张钝修,史元善纂。张钝,安顺人,曾任安肃县知县。史元善,溧阳人,贡生。乾隆四十二年张钝出任安肃县令后,聘史元善纂辑县志,四十三年(1778)刻印。此志卷首有张钝、李策、石梁序及旧志序十篇。正

  • 史伯平先生所著书

    二种,二卷。清史致准(详见《尚书绎闻》)撰。二种为《尚书绎闻》一卷、《读左评录》一卷。两种本辞典均有专条介绍,可参阅。有光绪年间刊本。

  • 南岳总胜集

    三卷。宋陈田夫撰。陈田夫,字耕叟,自署曰隆兴改元重九日九真洞老圃庵苍野子,人称阆中道人。《南岳总胜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刊长沙叶氏《两环丛书》本,共三卷。上卷首峰峦灵迹,次岳祠,次历代帝王传

  • 诗小学

    三十卷,补一卷。清吴树声撰。吴树声(1819-1873)字鼎堂,一字筱亭,保山(今云南省保山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山东肥城知县。工书,墨迹纯厚。嗜金石文字,著《鼎堂金石录》。长于声

  • 江变纪略

    二卷。明末徐世溥(1608-1658)撰。徐世溥,字巨源,江西新建人。明诸生,长于文笔,山居遇盗焚掠而死,或云为仇家李明睿所加害。著有《榆墩集》、《榆溪集选》。《江变纪略》述永历初金声桓、王得仁南昌反

  • 黄忠宣集

    八卷。明黄福(1363-1440)撰。黄福,字如锡,号后乐翁,山东昌邑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举人,荐为主簿,授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计,超拜为工部右侍郎。永乐初迁为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

  • 全易十有八变成卦定议

    一卷。明喻国人撰。此书以为数九则满,数六则谦,谦则益。所以大易总不外九损三,变为坤六。坤六益三,变为乾九。或乾九坤六交相损益,十有八变以成卦而已。自以为《易经》成卦之论至此而定,故以“定议”名之。《四

  • 韵白

    一卷。清毛先舒撰。先舒生平著述,见“声韵丛说”。是编杂论古韵、今韵、词韵、曲韵,与《韵学通指》相呼应。论者谓是书大抵审定今韵之功多,而考证古韵之功少,故往往知其一,不知其二焉。是编有顺治五年(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