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瓢偶笔

大瓢偶笔

八卷。清杨宾撰、杨霈编。杨宾(1650-1740),字可帅,号耕夫,别号大瓢,又号小铁,浙江山阴人,后就婚吴门遂籍苏州。善属文,精“汉书”、“杜诗”,少能书,工八法,塞外人称杨夫子。当时名重公卿如张英、徐元文、徐乾学、韩菼、姜西溟、何义门、方灵皋、汪武曹诸人皆与其友善。惜以逆党后,一生不得仕。所著有《塞外诗》三卷、《杂文》一卷、《大瓢偶笔》八卷、《铁函斋书跋》六卷、《家庭纪述》一卷、《金石源流》、《书要》、《柳边纪略》等多种。是书前有康熙四十七年(1708)大瓢自序,道光二十七年(1847)杨霈序。霈字慰农,辽宁铁岭人。书前所附校刊例言及大瓢所论碑帖纂列总目备览,为杨霈所撰。例言称:“是书原本,杂论碑帖,直书所见,随手抄缀,漫无次第,不过闲中录存,平日偶书之金石事,汇而成编。故自谓之曰偶笔。而其言精详核辨,自成一家。所谓传之久远,实足有功金石。”杨霈为之编次时代,汇列其人,间有失考或偶误者,更加按语为之辨正,又撰考载碑目一篇于卷首,使全书条理井然,颇便观览。该书凡八卷,卷一论夏周秦汉三国六朝碑帖。卷二论晋二王帖。卷三论唐人碑帖。卷四论唐名家碑帖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徐浩、孙虔礼、李邕、张旭、颜真卿、怀素、柳公权等。卷五论宋人碑帖,卷六论金元明人书(对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等各有专论)。卷七论笔法,笔墨,论画。卷八偶笔识余。全书杂论碑帖种类甚繁,不仅考证多所发明,至其论列学书,指陈笔法,颇多独到语。其论学书二诀,亦具有特见。传本有清道光二十七(1847)年广东粮道署刊本、筠石山房刊本。

猜你喜欢

  • 比目鱼

    二卷。清李渔(1611-1680)撰。李渔生平见《闲情偶寄》条。此剧写书生谭楚玉与梨园歌妓刘貌姑一见钟情,谭楚玉为与刘貌姑朝夕相会,遂舍弃儒业而做优伶。二人同台演戏,彼此相恋,结成生死之情。有富豪钱万

  • 雪楼集

    三十卷。元程钜夫(1249-1318)撰。钜夫初名文海,以字行。建昌(今江西南城)人。寓所名曰雪楼,时称雪楼先生。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追封楚国公,谥文宪。所著《玉堂集类稿》、《奏放存稿》及诗文杂著,本

  • 道德经编注附解

    见《道德经编注》。

  • 论语袁氏注

    一卷。晋袁乔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乔字彦叔,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初拜佐著作郎。后与桓温平蜀,进号龙骧将军,封湘西伯。《晋书本传》称乔博学有文才,注《论语》及《诗》。《隋书·经籍志》载梁有晋益州刺

  • 尚书略说注

    一卷。无作者姓名,清袁钧辑。《尚书略说》一卷,诸本多附之于《尚书大传》之后,并未单独列为一书,而袁钧则把它单独列出为一书,所征引的各条也都注明出处,间或附有考证,条下也有袁尧年所加之案语,与陈寿祺本完

  • 澹香楼诗词草

    三卷。清葛秀英撰。葛秀英,生卒年不详,字玉贞,江苏句容人,无锡秦鳌之妾。清代词人。此书有乾隆五十七年(1792)穆高文斋局刻本。书前有秦鳌撰写的传记、征诗启事,书后有朱鉴、张增所作的跋语,书末还有穆高

  • 禹贡详略

    无卷数。明韩邦奇(详见《易学启蒙意见》)撰。《禹贡详略》对《尚书·禹贡》加以注释,注语浅近,详略不。据书前著者小引可知,其略者为初学子弟作,其讲说者为举业作,其详释者为进一步研考作。书后蓟门欧思诚跋语

  • 说文染指

    二卷。清吴楚(生卒年不详)撰。吴楚字小山,四川酉阳人。是书着重训释字义,每说一字,少则数百言,多则逾千言,务为详尽,而于许氏故训,颇多违词,乃是为纠正许氏说解而作。按其所说诸字,如以“帥”为“将帅”之

  • 解字赘言

    一卷。清吕调阳(其生平著述未详)撰。是编系吕氏读许书之札记,立论多较通达。如论未有文字之先,“百物皆有名,其名皆俗所名也。圣人制书契,即本俗所名者,与之画出,故能使人人通晓,所谓万民以察也”。论形声,

  • 所安遗集

    一卷。元陈泰撰。泰字志同,别号所安。长沙茶陵(今属湖南)人。生卒年不详。延祐二年(1315)进士。除龙泉县主簿。其曾孙朴辑其遗稿,编成此集。明成化中,其来孙铨等重刊。内“七言歌行居十之七八,大致气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