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会试干王宝制文

太平天国己未九年会试干王宝制文

一卷。清洪仁玕(1822-1864)撰。洪仁玕字益谦,号吉甫。广东花县人。洪秀全族弟。自幼攻读经史,而累试不第。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乡村教师,参加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次年应聘赴清远任教,同时发展拜上帝会会员。咸丰三年(1853)转至香港,结识瑞士巴色会教士韩文山,在西洋牧师处教书,并受洗礼。咸丰八年(1858)离香港赴天京(今南京)前夕,写有《香港饯别》等诗,抒发情怀。咸丰九年(1859)至天京,封干福王,又晋升为精忠军师、干王,总理朝政。作《资政新篇》,详述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在当时有“文曲星”之称。咸丰十一年(1861)奉命赴安徽、浙江等处催兵,救援安庆。在行军途中,为晓喻军民,鼓舞士气,写了不少诗文,辑为《军次实录》。且发布《戒浮文巧言喧谕》,提出太平天国的文化主张。其《英杰归真》采用问答形式,阐明太平天国革故鼎新等主张,亦带有文采。同治三年(1864)被清兵俘虏杀害。著有《洪仁玕选集》。此书面署饮命文衡正总裁精忠军师干王宝制。会试题为:三星共照日出天,禾王作主救人善,尔们认得禾救饥,乃念日头好上天。此四句为天父上帝圣旨,载于天父圣旨书内。仁玕为此次会试文衡正总裁,盖作此以示楷模,而文亦华瞻。阐明其义颇备,文中有一股云,以字形示之,三旁加共洪也。禾下添乃秀也,王尚添人全也,隐然寓真主之圣名。显然作民极之圣主,玉食万方,岂徒然乎。试题之义,当以此为的解。按太平天国自开科取士以来,每试均汇选其较佳墨卷,旨准颁行,俾士子传诵。如建天京于金陵论、贬妖穴为罪隶论等。己末科试卷,未见传本。殆以既颁行干王宝制文,其他遂废而未印。篇末有自注云:本军师自幼习举子业,近已此调不弹。兹恭奉圣命,总典秋关,揭题后因窥见天父圣旨,至深至奥,思欲逐一发明,爰擟硃毫,一挥而就。见机心喜,为之粲然。有原刻本。

猜你喜欢

  • 南通方言疏证

    四卷。孙锦标撰。锦标字伯龙,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县)人。是编卷首为例言及孙氏共和元年(1912年)自序,次为旧《通州志》所录方言原文。卷一为释天、释时、释地、释水、释火、释宫、释亲、释戚、释妇女、释幼

  • 荆溪疏

    一卷。明王稚登撰。王稚登,字伯,长洲人。《明史·文苑》有传。宜兴,古阳羡,(今江苏宜兴),又名荆溪,清分设二县。此书为游记之类,不名游记,而称“疏”,则为明代人好异的缘故。是篇首及张公洞,山如覆釜,霹

  • 扈从西巡日录

    一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撰。康熙十年(1671),康熙帝巡视山西,驻骅五台山,高士奇以侍讲供奉内廷,扈从前往。本书即按日记其从京师至五台山沿途见闻。始于二月十二日,迄于三月初七日。凡山川古

  • 吴越顺存集、外集

    《正集》三卷,《外集》一卷,并清吴允嘉撰。吴允嘉字志上,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除本书外,尚著有《浮梁陶政志、景镇旧事》一书,记载景德镇瓷器。《吴越顺存集、外集》记载五代十国时吴越王

  • 胎息经

    一卷。旧本题幻真先生注。幻真先生,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胎息,是道家修炼方法之一,意谓修身达此程度,就象胎儿在母腹中不用口鼻而能呼吸一样。此书内容主要是对《老子》一书中“谷神不死”章所作的进一步阐

  • 平养诗存

    二卷。附《平养联存》一卷。清王补(见《平养文待》条)撰。此诗集共二卷,附录《平养联存语》一卷。王补颇能古文,且功力尤深,然诗却非其所长。如《涟水舟中口占》:“惊洲得读咏史诗,不灭义山与微之,琳琅千首未

  • 补高邮王氏说文谐声谱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辑。国维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幼年肄业于杭州崇文书院,1898年入上海罗振玉所办的东文学社。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

  • 春秋集要

    十二卷。明钟芳撰。钟芳字仲实,琼山(今海南琼山)人。正德戊辰(1508)进士。官至户部左侍郎。该书大抵以胡安国《春秋传》为主,又采用董仲舒、刘向、刘歆灾异之说,牵强附会,杂乱无章,参考价值不大。《四库

  • 耕烟草堂诗钞

    二卷。清平畴(生卒年不详)撰。平畴,字种瑶,山阴(浙江绍兴)人。官历江西候补县丞。平畴工诗擅画,集中七古突兀瑰奇,如天风海雨,声势夺人,七律有佳句而少佳篇。如:“扉底泥香芳草远、笠边雨细杏花开。”抒躬

  • 素园存稿

    十八卷。明方宏静(1516-1611)撰。方宏静,字定之,安徽歙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朱彝尊《明诗综》载其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千顷堂书目》亦同。《江南通志》则载,其奉使入浙击水寨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