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平寰宇记

太平寰宇记

二百卷。乐史撰。乐史(930-1007),字子正,宋抚州宜黄(今属江西省)人。初为平原主簿,太平兴国五年(980)举进士,历著作郎,知陵、黄、商等州,分司西京,改判留司御史台。著述颇为丰富,传世有《广卓异记》二十卷、《太平寰宇记》二百卷等。“太平”,是指北宋太宗太平兴国这一年号。此时,北宋灭掉北汉,最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版图大致确定。适应北宋统一的政治形势,乐史乃合舆图所隶,考寻始末,条分细缕,著成此书。乐史承继并发展了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的编纂体例,分道、州军、县三级,以州军为单元,依次记叙州(军)沿革、领县多少、州境、四至八到、户数、风俗、人物、土产以及所领各县的建置原委、名胜古迹等。其中户口一项,以太平兴国与唐开元相比较。其山川、古迹、要塞等,均与《元和郡县图志》同。唯其风俗、人物两项,为《元和郡县图志》所无,是其新创。至此,地理之书体例详备、大定。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时,陇右道已为吐蕃所占,但李吉甫仍以陇右道入其书。此时,幽云十六州尚为辽所占据,乐史亦效法李吉甫,将幽、云十六州著入《太平寰宇记》中。该书原为二百卷,至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只存一百九十三卷,中缺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九等七卷。乾嘉时期,江西万氏及乐家祠堂刊行该书,又缺第四卷。光绪十八年(1892),杨守敬随黎庶昌出使日本,发现该书残本,内有第一百一十三至一百一十八卷,借得抄出,一百一十四卷缺后半。后黎庶昌刊行《古逸丛书》,又影印自日本所得《太平寰宇记残六卷》。合两种刊本,共得一百九十七卷多,仅缺第四卷、第一百一十九卷与第一百一十四卷后半。其后,又有陈兰森辑《太平寰宇记补阙》七卷,陈运溶辑《太平寰宇记拾遗》七卷与《太平寰宇记辨伪》六卷等。目前,尚缺一个较完备的整理本。

猜你喜欢

  • 感应类丛志

    一卷。旧本题晋张华(232~300)撰。华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涿州)人,曾著有《博物志》,已著录。《感应类从志》虽题名张华所撰,然自隋朝以来诸书经籍,艺文志不见著录。且书中语言也多俚陋,记载了许多

  • 汉阳府忠节录

    不分卷。清末严昉(生卒年不详)修撰,李国宾、王粹忠纂辑。昉字湘生,滇南(今云南省)人,同治八年(1869年)出任汉阳知府。太平天国军曾三次攻陷武议,当时文武官吏男女绅耆,死事之烈,为各省之冠。该书记因

  • 建隆寺志略

    十卷。清释昌立纂辑。史椿龄、陈寓泰编次。释昌立,号小支者,道光间建隆寺僧。史椿龄,江都(今江苏省江都县)人,陈寓泰,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建隆,宋太祖开国年号,太祖平李重进于扬州,即在驻地建寺,并以建

  • 韵辨一隅补遗续补

    共十卷,其中《韵辨一隅》八卷,《补遗》一卷,《续补》一卷。清诸玉衡撰。玉衡字星五,一字稼轩,上海嘉定人。博学工文,尚著《醉月西庐诗古文稿》、《经史札记》、《说文考略》等。诸氏认为一代有一代之功令,今作

  • 满汉合璧佛说阿弥陀经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三种同卷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鸠摩罗什(343-413),汉语意译为“童寿”,略称罗什或什,龟兹人。原本为印度婆罗门族,生于龟兹,随母七岁出家,十二岁即在龟兹升座讲《转法轮经》。才智过人,明大乘佛学。五十八

  • 明珰彰瘅录

    一卷。明顾尔迈(生卒不详)撰。顾尔迈,淮安(今江苏省淮安县)人,生平事迹不详。《明珰彰瘅录》之“珰”即宦官,“彰瘅”即“彰善瘅恶”之义。该书取材《实录》、《宪章》、《中官考》诸书有关宦官之文,而详加评

  • 风俗通义

    十卷。东汉应劭(生卒年不详)撰。邵字仲瑗,东汉汝南郡南顿县(今河南项城县境内)人,生于累世通显的官僚世家。灵帝初年,他凭藉先世的权势,由郡举孝廉。嘉平二年(173年)为郎,辟车骑将军何苗掾,又曾为萧令

  • 春秋列女图考

    一卷。清王廷钊撰。廷钊字镜航,济宁(今山东济宁)人,著有《晋八王易知略》、《汉元后本纪补》等书。清人陈厚耀曾著《春秋世族谱》、《春秋长历》,对春秋列国兴废、姓名谱系考证綦详。王廷钊认为《春秋》褒贬,如

  • 建康实录

    二十卷。唐许嵩撰。许嵩,高阳人,故又自署高阳。此书记载六朝史事,起于吴大帝,迄于陈后主,共四百余年,而以后梁附之。六朝均建都建康,故以此为名。许嵩是唐肃宗时人,书前自序一篇。此书义例主于类叙兴废大端,

  • 平养诗存

    二卷。附《平养联存》一卷。清王补(见《平养文待》条)撰。此诗集共二卷,附录《平养联存语》一卷。王补颇能古文,且功力尤深,然诗却非其所长。如《涟水舟中口占》:“惊洲得读咏史诗,不灭义山与微之,琳琅千首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