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孝经通论

孝经通论

四卷。邬庆时著。邬庆时字白坚,番禺(今广州)人。《孝经通论》系邬庆时搜集古来孝经家言,总括所见,本诸心得,摘其大要而成。全书凡四卷,被整理成十篇。第一作者,论孝经为孔子所作。第二时代,论孔子作孝经的时代背景。第三经文,论孝经今古文本的文字多寡异同。第四章名,论孝经的分章是否适宜。第五条理,论孝道之外延。第六大义,论孝道在伦理学上的位置。第七会通,论孝道与他经的关系。第八批评,杂引古今论孝经的书。第九表章,论各朝代表章孝经的事实。第十传述,叙传授孝经的经师及其著述。是书虽平平无奇,但引证颇详,便于参考。《孝经通论》的版本为邬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皇舆考

    十卷。明张天复纂。张天复,字复亨,号内山,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云南副使。嘉靖十七年(1588),时张天复、柳文已有名于诸生间,应知县邀聘,同纂《山阴县志》。仕途后纂

  • 朱子奏议

    十五卷。朱吾弼编。朱吾弼,明代高安(今江西省高安县)人。字谐卿,号密林。万历乙丑(1589)进士,官南京御史,有直声,时因抗章申理,忤权贵,遂移疾去,后召为大理右丞,齐楚浙三党用事,吾弼复辞疾归。熹宗

  • 韵字同异考辨

    五卷。清郭鉴庚撰。鉴庚字莼香,古申人,历主南湖文江诸书院讲席。是编为辨韵字同异而作,择音有数读而义有异同者录之。初依本韵分别写入,并略释其义。凡有二读三读者,字旁以二圈三圈识之,又音注云见某韵。其例略

  • 论衡

    三十卷。东汉时王充(27-100年)所撰。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自幼好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据《后汉书·王充传》记载,王充曾一度受学于班彪,中年在县、郡皆任功曹小吏,入州为从事、治中诸官。晚年罢州

  • 吕氏家塾读诗记

    三十二卷。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隆兴元年(1163)进士,任著作郎兼国史院编修官。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

  • 闻钟集

    无卷数。清劳大与(生卒年不详)撰。劳大与字宜斋,浙江石门人。顺治举人,官至永嘉教谕。著有《瓯江逸志》一卷。《闻钟集》是载辑前人格言懿行,分五集,每集前有自序,后附有子作的跋。书末附《儒门功过格》、《尝

  • 嵞山集

    二十一卷。清方文(1612-1669)撰。方文,字尔止,一名一耒,又字尔子,号嵞山,又号明农。安徽桐城人。明诸生。方文入清以明遗民的气节自守,隐居金陵,专心著述,并负诗名。是书《嵞山集》,凡二十一卷,

  • 杞纪

    二十二卷,清张贞纂。张贞,字起元,山东安邱人。康熙十一年(1672)拔贡。十八年(1679)召征博学鸿词科,未赴。二十四年(1685)以史馆缺员再征,御试第三名,授翰林院待诏,未就,居家著述。《杞纪》

  • 百鸡术衍

    二卷。清时曰醇(1807-1880)撰。时曰醇,字清甫,嘉定(今上海嘉定县)人。其父时铭(1768-1827)曾著有《笔算筹算图》一卷。时曰醇少时入监,专治九数;1861年春,时与丁取忠(1810-1

  • 九容公式

    一卷。清王季同(1874-1947)撰。王季同,原名王季锴,字小徐,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元李冶《测圆海镜》卷首的“圆城图式”给出了通、边、底、黄广、黄长、高、平、大差、小差、皇极、太虚、明、之十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