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斋四体书刻
四卷。清钱泳(生平见《朴园藏帖》)自书刻石。按其自作题跋所说,今世所谓四体书,是篆隶真草,篆有周秦之异,隶有汉魏之别,真分南北,草盛二王,其间授受渊源,各相沿习。惟有金石遗文可以证之。因仿书一二,以课于孙。可见钱泳是临仿古书以教其孙之用。所临自钟鼎文字以及碑帖,皆略摘数行或数字,工致有余,而古意不足。并且所临原迹,也有不是真迹者,如隶书《天凤来子侯》、《蜀汉张将军题名》等,都是赝品。有金匮钱氏本。
四卷。清钱泳(生平见《朴园藏帖》)自书刻石。按其自作题跋所说,今世所谓四体书,是篆隶真草,篆有周秦之异,隶有汉魏之别,真分南北,草盛二王,其间授受渊源,各相沿习。惟有金石遗文可以证之。因仿书一二,以课于孙。可见钱泳是临仿古书以教其孙之用。所临自钟鼎文字以及碑帖,皆略摘数行或数字,工致有余,而古意不足。并且所临原迹,也有不是真迹者,如隶书《天凤来子侯》、《蜀汉张将军题名》等,都是赝品。有金匮钱氏本。
五卷。明徐有贞(1407-1472)撰。徐有贞,初名理,字元玉,号天全。江苏吴县人。宣德八年(143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封武功伯。尝诬杀于谦、王文,中外侧目。后又被石
不分卷。明吴继仕(生卒年不详)辑。继仕字公信,安徽新安人,经学家。作品有《七经图》、《音声纪元》、《六经原流》等。此书分门别类,考镜源流:首先探讨《六经》源流,其次探讨世人治经源流,然后分别是《周易》
一卷。元吾丘衍(1268-1311)撰。吾丘衍字子行,号贞白处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平事迹详见《周秦刻石释音》。吾丘衍学问淹通。艺尤精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每有心得,随笔札记。此书即其札记手稿,
二十卷。明钟惺(1574-1624)编。生平可见《诗归》条。此书删节《三礼》、《尔雅》、《家语》、《三传》、《国语》、《楚词》、《逸周书》共为一编,以时文之法评点。有内府藏本。
一卷。明黎久之(生卒年不详)撰。黎久之,字未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西)人。曾作过高要县知县。其生平事迹不详。书中有永乐、宣德年号,由此可以断定其为明宣宗以后人。此书一卷,杂举奇幻之事,并以此推求其理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与《大衍守传》一样,取圣人作易及天数五、地数五、参伍以变大衍之数,节而释之。作者以大衍为揲蓍求卦之法。易无数,而蓍有数,蓍之数即天地之数,五十五数之图本郑康成,四十五数之图即由此
五卷。清程先甲撰。程先甲字一夔,江苏江宁人。尚著《广续方言》、《方言类聚》等。《选雅》用《尔雅》体例,搜集《文选》李善注中语词,依类编辑之,故名《选雅》。《文选》李善注引用古籍一千多种,今尚存世者不过
二卷。明杨仪(约1541年前后在世)撰。杨仪,字梦羽,常熟人,生卒年不详。官兵部郎中,山东按察司副使。著有《螭头密语》一卷、《骊珠随录》和本书等。这部著撰乃志怪之书,前有自序,题曰《高坡异纂》。高坡者
一卷。唐李肇撰。李肇,唐宪宗元和年间自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累官左司郎中。穆宗长庆年间,出为刺史。著《国史补》三卷,《经史释题》一卷。该书署衔“翰林学士、左补阙”,当在元和十四年(819)前后撰成。书前
一卷。清张穆(详见《顾亭林先生年谱》③)撰。张氏原撰有《会稽莫公事略》,刊于道光年间。此书就刊本重订而成,对刊本的遗漏和误载作了增补、改订。此书未刊行。稿本待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