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宋绍熙本春秋公羊传解诂

宋绍熙本春秋公羊传解诂

十二卷。汉何休(129-182)撰。何休字邵公,东汉任城樊(今山东济宁境)人,著名经学家,为董仲舒的四传弟子。精研六经,尤其通《公羊春秋》。据《后汉书·儒林传》称何休“质朴讷口,而雅有心思”,曾以列卿子诏拜郎中,因非其所好,辞病而去,“不仕州郡,进退必以礼”。太傅陈蕃征辟他参政。陈蕃失败后,何休受连累罢官。于是他以十七年时间撰成《春秋公羊传解诂》,又注《孝经》、《论语》以及风角七分。他还借《春秋》批评汉代政事,共六百多条,深得《春秋公羊传》本意。何休又精通历算。他与老师、博士羊弼追述今文经学家李育的遗说,借《公羊春秋》驳难《左传》和《穀梁传》,著有《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废疾》。东汉末党锢解禁,何休被辟为司徒。群臣推荐何休“道术深明,宜侍帷幄”,但当权者不喜欢他,于是他拜议郎,再迁谏议大夫。光和五年(182)去世,终年五十四岁。所著《春秋公羊传解诂》合经传于一编,废章句之学,依胡毋子都条例为《公羊传》定三科九旨之例,此外,又有五始、七等、六辅、二类,《公羊传》从此成为有条例的经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何休“但释传而不释经”,此言不确。考《春秋公羊传解诂》,何休不注有传之经,而对无传之经则加以注释。《春秋公羊解诂》对后世《春秋》公羊学影响深远。两宋以后,该书往往与徐彦《春秋公羊疏》合刻在一起,单行本很少。宋绍熙年间余仁仲万卷堂有《春秋公羊传解诂》单刻本,共十二卷,按《春秋》十二公,每公一卷。每章附音义,每卷末有经传注及音义字数,又记“余氏刊于万卷堂”或“余仁仲刊于家塾”等字,十一卷、十二卷末记“仁仲比校讫”,卷首载何休自序,序末有绍熙辛亥孟冬朔日建安余仁仲题记。原本旧藏扬州汪士钟问礼堂,清道光四年(1824)影摹付刊。该本原系余仁仲据家藏监本及江浙官本参校付梓,颇多厘正。与流行的注疏本异同颇多,而往往以此本为优。因此,该本具有很高的校勘价值。

猜你喜欢

  • 七颂堂词绎

    一卷。清刘体仁(1624-?)撰。刘体仁,字公,颍川(今河南许昌)人。顺治进士,官吏部郎中。曾从孙奇逢问学,与王士祯、汪琬友善。其诗多咏物赠答之作,表现闲情逸致。喜作画,并精鉴别。著有《七颂堂识小录》

  • 衍约说

    十三篇。撰人不详。卷首有小引数行,称其祖以约自号,为了垂训后人,摘取古人论述可以法戒者,分类编撰,而衍其说于左,故称其书为《衍约说》。后有自跋,题上章阉茂,均不知为何人。书中征引古人论述,皆至南宋而止

  • 朔平府志

    十二卷。清刘士铭修,王霭纂。刘士铭,河北宛平县(今北京丰台区)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初授山西闻喜县知县,后升任大同府同知,雍正三年(1725)特授朔平府知府。王霭,平阳翼城人,进士出身,雍

  • 圣域述闻

    二十八卷。清黄本骥撰。黄本骥,湖南长沙县人。举人,道光十六年(1836)为黔阳县教谕。是书卷一为历朝祀典,卷二为本朝祀典,卷三为文庙大成殿位次,卷四为十二哲位,卷五为朱子,卷六为东庑先贤三十九位,卷七

  • 褚氏遗书

    一卷。南齐褚澄(?一483)撰。褚澄,字彦道,阳翟(今属河南禹县)人,出身世宦家庭,娶宋文帝刘义隆女庐江公主,拜附马都尉,后入齐为吴郡太守等职。褚澄酷爱医学,善望诊切脉,医技超绝,时人崇敬若神。褚澄著

  • 痊骥集

    二卷。不著撰人。书中载有通元三十九论,对于各病症分为五脏治疗,且每症之下,各有方论。现在使用的一些治疗马疾的方剂,大多源于此书。此书颇有实用价值。有《永乐大典》本。

  • 楚辞订注

    四卷。清许清奇(生卒年不详)撰。许清奇,字赏夫,福建漳州人。《订注》大抵依黄文焕《楚辞听直》、林云铭《楚辞灯》的说法,订注屈原作品。收注的作品,除《汉书·艺文志》所录二十五篇之外,又收《招魂》、《大招

  • 周礼经注节钞

    七卷。清许珩撰。许珩另有《周礼注疏献疑》,已著录。书首有严荣序,介绍此书大概,言“五官中自《丧祝》略为删节,《考工记》一篇则全录之。注以两郑为主,参用贾疏及后儒之说,而间附以己见,为《周礼经注节钞》六

  • 宛邱集

    七十六卷。宋张耒(1054-1112)撰。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楚州淮阴(今江苏清江县)人。北宋诗人。熙宁六年(1073)进士,历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迁著作郎、史馆检讨。绍兴初,知润州,以坐党

  • 汝南圃史

    十二卷。明周文华撰。周文华,字含章,苏州(今江苏苏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有《汝南圃史》一书。书前有万历庚申(1620)年间陈元素序言一篇,又有周氏自序一篇,周氏称因其所见《允斋花史》所记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