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宜城县志

宜城县志

①四卷。清胡允庆修,关宁、尚其志纂。胡允庆,字瑞徵,顺天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人,贡监,官宜城知县。关宁,字幼安,号龙涡,本县人,拔贡,官广西平乐通判。尚其志,号岘南,本县人,拔贡,官安徽婺源县丞。县志由明朱鸿儒创修,故籍散佚,不可复考。康熙初胡永庆知县事,鉴于兵燹之后,文献多缺,亟思续修,延关宁等主其事,成志。《宜城县志》康熙二十二年(1683)刻本。此志之修,适当鼎革之后,旧籍佚亡搜罗不易。胡永庆知难求详赡,胡严其全本例,以期宁真勿伪,宁质无文,宁简勿繁,宁本县勿假饰,但究以易代之后,文献佚亡,县中要事未备悉备。此后修志者称此书体例疏略,简陋殊甚。② 十卷,清程启安修,张炳钟纂。程启安,字春亭,河南涉县人,官宜城知县。张炳钟,字轩,本县人,候选教谕。县志康熙初知县胡永庆修,道光末县人鲁桂元复纂《鄢都采访录》三十卷,纠正胡志谬误。此后县令于东番、沈爱暄等,皆曾有意修纂,未果而去。程启安至,延张炳钟司其事,历六月告竣《宜城县志》。同治五年(1866)刻本。共十卷,分为:卷一方舆志,卷二建置志,卷三食货志,卷四学校志,卷五秩官志,卷六选举志,卷七耆旧志,卷八列女志,卷九艺文志,卷十杂类志。此志多本鲁桂元《鄢都采访录》而续补,又参合胡志,其体例多出胡、鲁二书。此志以胡志列学校于建置,入列女于人物,意义晦涩,乃析为各立专志,又以人物一志,备载县中先贤,故改称耆旧。旧志灾祥,特立专志,此志降之为细目,与兵事、摭余,共隶杂类志。旧志人物,兼载仙释方伎,此志以仙释或世诬民,摒而不录,方伎也不列入,似属缺漏。此志力求详赡,期县中文献尽为搜入,使后人采求旧事,知所择取。

猜你喜欢

  • 人海记

    二卷。清查慎行(详见《周易玩辞集解》)撰。该书为笔记小说,记载明代及清初的朝野遗事、里巷传闻、风物景观等,内容颇杂。有些内容系转录前人之书,标明出处,如《长安客话》、杨士聪《玉堂荟记》、冯梦龙《快雪堂

  • 尚书传授同异考

    一卷。清邵懿辰(1810——1816年)撰。邵懿辰字位西,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官刑部员外郎。邵懿辰是清代经学家和目录学家,主要著作有《礼经通论》、《尚书传授同异考》等;另编有《四库简明目录标注》。

  • 朝城县志

    十卷。清祖植桐修,赵昶等纂。祖植桐,辽东宁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朝城县知县。考朝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时邑令周鲁。再修于万历时县令张泾。又五十余年后,邑人孟兆熊以个人之力重新纂辑邑乘。稿成,然未

  • 隋唐演义

    ①十卷一百一十四节。不题撰人。书中第九节至九十八节,同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开头数节及九十九节以后,同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实为书商割裂抄录二书而成。因主要部分同《唐书志传通俗演义》,故一般视

  • 御纂朱子全书

    六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玄烨(见《日讲易经解义》)钦定。南宋诸儒好作语录,朱熹卷帙尤富,玄烨病《晦庵大全集》记载杂出众手,编次不在一时,语录择之不精,并有臆说失真之处,遂特诏大学士李光地等,去芜取精,以

  • 厚石斋集

    十六卷。清汪孟鋗撰。汪孟鋗,生卒年均不详。字康古,号厚石,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汪孟鋗藏书甚多,终日研讨家藏典籍,耳濡目染,因而能文好诗。其诗多抒发个人个情怀,不拘泥于唐宋

  • 御定医宗金鉴

    九十卷。清吴谦(生卒年不详)等编。吴谦字六吉,歙县(今属安徽)人。乾隆年间曾任太医院判,乾隆四年(1739)奉敕与刘裕铎主编此书。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唯《伤寒论》、《金匮要略》始有法有方,而诸注又

  • 毛诗复古录

    十卷。清吴懋清撰。懋清字澄观晚号回溪,广东吴川人。生卒年不详。嘉庆二五年(1810)举人,例援中书科中书衔。懋清著述甚多,此书为徐琪任广东学政时付梓,其自序曰:“犯三不韪欲订毛经,而补序补传,厥罪大矣

  • 鸿濛室墨刻

    四卷。方玉润书。方玉润字友石。曾官麟游县知县,此帖光绪十六年(1890)刻成。第一卷摹古器铭数十种。第二卷临唐太宗、唐高宗、汉张芝、钟繇、皇象、晋索靖、王羲之、王献之,梁萧子云、沈约、隋僧知果。第三卷

  • 曾文正公帖

    一卷。清许振讳刻曾国藩之书。许振祎字仙屏,为曾国藩之门人,在曾幕府中四年。咸丰九年(1859)驻军抚州,许振祎求曾国藩书此册。内容有杜甫、苏轼、陆游七绝各一首。自为评跋。苏轼五言古诗二首,黄庭坚七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