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容斋诗话

容斋诗话

六卷。宋洪迈(1123-1202)(详见《史记法语》)撰。《容斋随笔》为洪迈近四十年之读书笔记,而此集即是由后人辑《容斋随笔》中涉及诗歌的内容而独成一编的。主要记载洪氏对诸名家诗歌的评论。洪迈论诗,对陶、杜、白、苏、黄庭坚诸家较为推重,于书中常称引。他认为“作诗要有来处”,但反对“字字执派”,主张“别出机杼,曲而唱之”。洪迈继承了司空图关于“味外之味”的观点,所称赏的诗篇,多为“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或“闲淡简远,得味外味”之作。其所论多有参考价值。此书单行的年代较早,自宋元以来已有此编。是集有《四部丛刊》本,《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猜你喜欢

  • 北湖集

    五卷。宋吴则礼(?-1121)撰。吴则礼,字子副,自号北湖居士,富川(今广西富川县)人。以父荫入仕,曾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则礼工诗,常与当时名士唐庚、韩驹、曾纡、陈师道唱和。

  • 明史艺文志

    四卷。清张廷玉等奉敕编。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一字砚斋,安徽桐城人。康熙九年(1701)进士,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保。雍正时设军机处,规制均出自其手。乾隆四年(1739)奉

  • 字学新书摘抄

    一卷。元代刘惟志撰。刘惟志,仕履生卒不详。达州(今四川达县)人。该书摘录古人论书之语,分为四目:六书、六体、书法、书评。所摘选的内容十分简略。关于该书名,大概原书名为《字学新书》,而刘惟志摘抄其中。《

  • 周易变卦举要

    一卷。清方申撰。从来汉儒解卦变,名繁目多,如旁通、升降、反正等。方氏据经传之义及汉儒旧注编成此书,目的在于整齐卦变之义例。归纳所得。计有旁通、反复、上下易、变化、往来、升降六种,并以变化附旁通、以往来

  • 成均课讲学庸

    无卷数。清崔纪撰。崔纪详《成均课讲周易》条。该书为作者任国子监祭酒时所撰讲解《大学》、《中庸》之书。书中大旨以为《大学》以“慎动”为宗,故其言多显;《中庸》以“主静”为宗,故所言多微。两者合一,显微无

  • 溪田文集

    十一卷。《补遗》一卷。明马理(1474-1555)撰。马理字伯循,(一作伯原)陕西三原人。正德时举进士。官至光禄卿。马理少从王恕游,务为笃实之学。著有《周易赞义》。此集共文六卷,诗五卷。补遗一卷,有文

  • 补侍儿小名录

    一卷。宋王铚(生卒年不详)撰。王铚字性之。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县)人,故自称汝阴老民。大约宋钦宗靖康年间在世。绍兴初年诏给札奏御,为枢密院编修官。曾撰《七朝国史》,但书竟不传。还著有《云溪集》八卷,《

  • 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

    一卷。明李清(详见《南北史合注》)撰。《袁督师计斩毛文龙始末》记崇祯二年(1629)袁崇焕斩杀明将毛文龙事。明毛文龙据兵皮岛,与清暗地勾通,不听号令,且冒兵克饷,扰害辽东、登莱、高丽及海上商民。袁崇焕

  • 梁氏丛书

    四种,八十卷。清梁学昌等编。梁学昌,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梁玉绳之子。该丛书收梁学昌祖父梁同书《频罗庵遗集》十六卷,梁学昌之父梁玉绳《清白士集》二十八卷(包括《人表考》九卷、《管子校补》二卷、《元

  • 伊洛渊源续录

    ①二十卷。清张伯行(详见《道统录、附录》)撰。明代谢铎撰写《伊洛渊源续录》,薛应旂撰写《考亭渊源录》,均为续朱熹《伊洛渊源录》之作,记载朱熹以后闽学派人物事迹。张伯行认为二书或采辑未备,或去取未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