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搜逸叙录

小学搜逸叙录

一卷。近代龙璋撰,参见《小学搜逸》,是编为《小学搜逸》的简要介绍。其中有《总目考》,备载采辑诸书,谓之皆汉魏六朝以前的遗文坠义,均足以参资考证。有《凡例》,谓“各家所引,同为一字,同出一书,而字句间有不同,详略更多互异,既未能证诸本书,但以先引者为主,而将异文注记之”。可见其详慎之至,没有杜撰傅会之嫌。关于所搜何以偏于小学一门,于群经颇少汇辑,龙氏从子毓莹《后叙》云:“盖以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及黄奭《汉学堂丛书》,于经学搜采广博;而辑小学佚书者,仅有任大椿之《字林考逸》《小学钩沈》、孙星衍之《仓颉篇》而已。且任等所据者,系从道藏内得释玄应《一切经音义》,其书仅二十五卷,固非全书,而佐以参证之群书,如顾野王之《玉篇》原本、及未经陈禹谟窜乱之《北堂书抄》尚未大出,而希麟《音义续》更为诸家所未睹,故所辑之书颇多遗漏错误者。璋乃于避乱上海之时,钩稽群籍,理董成书,自《仓颉篇》以下得七十六种,虽断简零缣,于训故音韵要不为无补也。”是书有龙氏民国初年排印本。

猜你喜欢

  • 笺注评点李长吉歌诗

    四卷。《外集》一卷。旧本题西泉吴正子笺注。须溪(今江西吉安)刘辰翁(详见《班马异同》)评点。吴正子不知何人。考此本以刘辰翁之评列于其后。吴氏当为南宋人。李贺诗注本甚多,明代以来有徐渭、董懋策、曾益、余

  • 吴文正公集

    一百卷。《私录》二卷。元吴澄(1249-1333)撰。澄字幼清,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宋咸淳间举进士不中,还乡筑草屋讲学,人称草庐先生。入元为官,至翰林学士,以经筵讲官主修《英宗实录》。此集前九十卷

  • 唐乐曲谱

    一卷。宋高似孙撰。似孙字续古,淳熙进士,历官校书郎、知州,著有《子略》、《纬略》、《砚笺》等。此书内容为唐太宗、高宗、代宗、德宗、文宗、武宗等朝所制乐曲。列出名目,并注明制作始末。其内容与郑樵《通志》

  • 竹山词

    一卷。宋蒋捷(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捷字胜欲,自号竹山,阳羡(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宋亡后不仕,抱节以终。原书为汲古阁刊本,卷首载至正二十五年(1365),湖

  • 七经楼全集

    六种,二十卷。清蒋湘南撰。蒋湘南字子潇,固始(今属河南省)人。曾主讲关中书院,治经学,旁通舆地农田水利诸学,亦善为诗。全集所收书为《七经楼文钞》六卷、《春晖阁诗钞》六卷、《卦气表》二卷、《游艺录》三卷

  • 仪礼集说

    十七卷。宋敖继公(生卒年不详)撰。敖继公字君善,长乐(今广东五华县)人,后居吴兴(浙江乌程县)。宋咸淳进士,对策忤时相,竟归而不仕;入元,赵孟頫尝从其受业。敖继公邃通经术,动循礼法,官信州教授。《仪礼

  • 许学札记

    一卷。清王筠撰。王筠生平著述,见《说文句读》。是书系稿本,不曾付梓,系王筠研治《说文》的札记,其内容与《说文释例》大体相同,惟说解时有歧异。按《释例》凡二十卷,五十二目,此编较《释例》缺六书总说、象形

  • 事词类奇

    三十卷。明徐常吉(生卒年不详)撰。徐常吉字士彰。万历十一年进士。官浙江按察司佥事。本书分二十四类。次序为先经、后子史,以及仙释之类。分门辑事,以类选词。每条之下的注释,为吴人陆伯元所作。

  • 易璇玑

    三卷。吴沅撰。吴沅字德远,南宋初崇仁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易璇玑》、《易礼图说》、《三坟训解》、《环溪诗话》、《老子解》、《易论语发微》、《通言》等。《易璇玑》三卷,上卷明天理之自然

  • 葬经

    见《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