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尔雅文字考

尔雅文字考

一卷。清戴震撰。戴震(1723-1777)字东原,号果溪,安徽休宁隆阜(今安徽屯溪市)人。年二十问学于江永,中年又与惠栋、钱大昕、王鸣盛等交游。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次年试礼部不第。三十八年(1773年)奉诏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四十年(1775年)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馆五年,病卒。生平博闻强记,于经学小学、天文历算、历史地理等学均有深入研究,尤精于小学、数学、地理,是乾嘉学派中皖派的重要学者,卓然成一代大师。其治学“实事求是,不主一家”(钱大昕语)。著述极丰,《孟子字义疏证》、《声韵考》等最为著名。所校《水经注》,称善本。《四库全书》中“天算”类及《方言》等提要皆出其手。戴氏《尔雅文字考序》云:“余窃谓儒者治经,宜自《尔雅》始。取而读之,殚心于兹十年……夫援《尔雅》以释《诗》、《书》,据《诗》、《书》以证《尔雅》,由是旁及先秦以上,凡古籍之存者综核条贯,而又本之六书音声,确然于故训之原,庶几可与于是学。余未之能也。偶有所记,惧过而旋忘,录之成帙,为题日若干卷《尔雅文字考》,亦聊以自课而已。”是书汇辑阅读《尔雅》所为札记,文字无多,但戴氏据《诗》、《书》以证《尔雅》;援《尔雅》以证《诗》、《书》;并旁及其他古籍,而综核条贯之,复通过字形字音,考求故训;所以颇多创见。黄侃《尔雅略说》谓邵、郝两疏之前,清人治《尔雅》者虽多家,然“以戴氏为最懿”,“戴氏后治《尔雅》诸人,虽所得有浅深,皆循戴氏之涂辙者也。展辟门户之功,亦可云伟矣。”是书有乾隆壬子(1792年)刊本。戴氏《尔雅文字考序》收入《戴震集》卷三。

猜你喜欢

  • 升庵经说

    十四卷。杨慎(1488-1559)撰。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先祖居庐陵(今江西吉安),后居新都(今属四川),太子太师杨廷和之子,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后历经筵讲官、

  • 晋草

    九卷。《楚草》十二卷。《家草》七卷。明郭子章撰。郭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又自号衣生,江西泰和人。详见《粤草》条目。(已著录)是书以《晋草》、《楚草》、《家草》合为一编。《晋草》共九卷,乃其于万历二十一

  • 禅月集

    二十五卷。《补遗》一卷。唐释贯休(832-912)撰。释贯休字德隐,姓姜氏,兰溪(今属浙江省)人,禅月大师。《禅月集》又名《西岳集》,为唐诗别集。旧本题曰:梁人,释贯休初以乾宁三年(896)依荆帅成讷

  • 谋道续录

    二卷。清代谭旭撰。谭旭字东白,新建(今江西南昌西)人,康熙副榜贡生,官至泸溪教谕,倡导程朱理学,著有《谋道录》。此书是宣扬程朱学说的论述之作,书中多有驳论之处。

  • 桐庵文稿

    一卷。明郑敷教(约1649前后在世)撰。郑敷教,字士敬,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崇祯三年(1650)与同社杨廷枢、张传、陈子龙、夏允彝同举应天乡试。时东南文士统会于吴,号为复社,敷教生徒之盛,亚于

  • 广金石韵府

    五卷。清林尚葵、李根(二人生卒年不详)同撰。尚葵字朱臣,莆田(今属福建)人。李根字阿灵,一字云谷,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工画佛像,精篆籀小楷。此书用朱墨二色,校以四声部次,朱书古文篆籀之字,墨书楷字

  • 湖海诗传

    四十六卷。清王昶(1724-1806)编。王昶,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青浦(今属上海市)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右侍郎。著有《春融堂集》。王昶二十多岁以后,出游入仕,广识海内文士,

  • 大品经游意

    一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大品经游意》是对《大品经》,全称《大品般若》的注解。汉土行般若始于曹魏朱士行,他甘露五年(260)由梵僧羯磨受戒,于洛阳讲道行般若,后西行于阗

  • 孟子集疏

    十四卷。宋蔡模(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撰。蔡模字仲觉,号觉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赵顺孙《四书纂疏》载蔡模所著有《大学演说》、《论语集疏》、《孟子集疏》,前两书已亡佚。该书备列朱熹《孟子集注》原文而发

  • 弁山小隐吟录

    二卷。元黄玠撰。玠字伯成。慈溪(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清苦力学,无所不通。周游西湖,东吴兴山水,因卜居弁山。《四库全书总目》评曰:“其诗不为近体,视宋末江湖诸人,唯从事五七言律者,志趣殊高,中多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