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山带阁注楚辞

山带阁注楚辞

清蒋骥(约1678-1745)撰。蒋骥,字涑塍,武进(今江苏武进县)人。少好学,每受时辈推赞。年二十,补县学生,与兄蒋文元、蒋芳洲、蒋鹏翮、蒋汾功俱获文誉,里人称“里中五蒋,后来居上”。但是其兄四人先后博得功名,惟骥独困,老于诸生。二十三岁时,得头目之疾,春花秋月,嬉游之事,皆不得参与。一生以诗书自娱,及老犹不废学。对诗、古文、词时有论撰,经、史、子、集之书评注也不少。学问根基较扎实,尤其对《楚辞》功力颇深。此集包括《卷首》、正文、《余论》、《说韵》四部分。蒋氏先用六年撰成正文六卷,七年后增补《余论》、《说韵》。至康熙五十九年(1720),才将两部分合刊于世。共历二十年时间,可谓倾注了蒋氏毕生心血。《卷首》包括《序》,《后序》,《采摭书目》(401种),《史记·屈原列传》,沈亚之《屈原外传》,《史记·楚世家》(节略),《楚辞地图》(五幅)。《楚世家》(节略)前有小序,其中有按语十三条,双行夹注三十条。录此目的在于以《史记》印证屈原事迹,研究方法颇为可取。《楚辞地图》有小序,目的在于说明屈子在怀、襄朝的行踪。五幅图为:《楚辞地理总图》,《抽思、思美人路图》,《哀郢路图》,《涉江路图》,《渔父·怀沙路图》。各图有简注,以考证屈原涉历先后之序。正文六卷,单取屈原作品。卷一《离骚》,卷二《九歌》,卷三《天问》,卷四《九章》,卷五《远游》、《卜居》、《渔父》,卷六《招魂》、《大招》。在小序中称合《汉书·艺文志》二十五篇之数,所列为二十七篇,但合《九歌》二湘、二司命各为一篇,仍为二十五篇。《余论》二卷,上卷简要论述《楚辞》,及论述《离骚》、《九歌》、《天问》,下卷论述《九章》至《大招》。对各篇论述涉及到名物、典故考证,文章脉胳揭示,作品背景叙述,旧注得失评论等,不乏精邃之见。《说韵》一卷,列出每篇作品韵脚,列通韵、叶韵、同母叶韵三例,以《诗》、《易》等加以考证,并从音转说角度,解释《楚辞》协韵,征引宏富。此书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一、对屈原生平事迹及作品创作的时间、地点有精深考证。蒋氏从历史年月,路线的行进,屈原的处境及作品反映的心情等方面综合考证,认为《哀郢》作于《涉江》之前,符合实际。二、在寻释文章脉理,分析文义方面,有不少精辟见解。如《离骚》向灵氛、巫咸问卜一段,指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深得文章脉理。三、善于阐发作品主旨。释《怀沙》,弃名家怀抱沙石之说,主汪瑗首创怀长沙说,并详加考辨,已为后代学者所公认。四、在研究方法上,不囿于前人称屈原“依托五经以立义”(《楚辞章句》)及赋、比、兴评点方法的限制,从作品出发,在丰富的背景材料基础上,加以注释,其研究方法可取。此书尤以翔实为特长,是研究《楚辞》重要的参考著作。然亦有失误之处,如谓《离骚》,以女喻贤君,以芳草喻贤臣,其看法主观、偏颇。称《九歌·少司命》为“殆月老之类也”,更是明显错误。版本有雍正五年(1727)自刊本,福建图书馆、兰州大学藏。民国二十二年(1933)北平来熏阁影印原本。1958年中华书局编辑所据原刊本排印,后多次重印。198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重版此书时,对个别错别字作了必要订正。

猜你喜欢

  • 东坡诗集注

    三十二卷。宋王十朋(详见《会稽三赋》)撰。是书为读苏轼诗者最有价值的参考资料。书前有赵夔序言一篇,将该书分为五十类,但此本只有二十九类,恐怕有所合并。据《四库全书》编纂者考证,认为赵夔序,恐为他人伪托

  • 神农本草经疏

    三十卷。明缪希雍(详见《先醒斋广笔记》)撰。又名《本草经疏》。缪氏医术精湛,对本草研究尤为精深。他以《神农本草经》为经,以《名医别录》为纬,历三十余载,撰成此书。此书目录编次悉依宋代《大观证类本草》,

  • 学治臆说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

  • 恕谷中庸讲语

    清李塨(详见《大学辨业》)撰。是书乃塨里居为及门讲授《中庸》,门人记而录之。塨另撰有《中庸传注》,发抒理蕴,颇称邃密。是书大致相同,但也互有详略,且是书每用俗语达难显之情,尤为警切。如“仲尼曰君子中庸

  • 今古文尚书授受源流

    一卷。清马贞榆撰。马贞榆字贵立,广东顺德人,优贡生。本书就《尚书》考定今、古文的授受源流,今文首为伏生,其次为张生、欧阳生、晁错等以及后汉治欧阳《尚书》而不知师承的牟长等人。后汉治大夏侯《尚书》而不知

  • 觉世名言

    见《十二楼》。

  • 郑氏易谱

    十二卷。明郑旒撰。郑旒字承衮,广东顺德人,崇祯时贡生。此书前有御史梁元柱、司勋郎李廷龙二序,称其童年即有易癖,著述颇丰。卷一为河图洛书及龙虎五运诸图;卷二为伏羲八卦次序及范围数略,附蜀传天地自然图;卷

  • 易象抄

    四卷。明胡居仁(1434-1484)撰。居仁字叔心,号敬斋,余干(今属江西)人。其事迹见《明史·儒林传》。是书前有居仁自序,称读《易》二十年,有所得则抄积之,手定成帙,取先儒图书论说合于心得者录之。三

  • 清涛词

    二卷。清孔傅鋕撰。其生卒年不详,约为清康熙年间人。傅鋕字西铭,山东曲阜人。孔子后裔。其斋名曰“清涛辑”,词集印以“清涛”冠之。孔傅鋕精研诗学,选词琢句,不工不止;赋物言情,不妙不休。旁及词学,特以新颖

  • 德阳县新志

    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裴显忠纂修。裴显忠,曾任德阳县知县。此篇继吴志而作,相距只二十五年。盖裴氏任县令六年,以身之所经历,耳目之所见闻,取前志删繁订误,以续以补,不相沿袭,故别于旧志曰新。其门类则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