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嵇中散集

嵇中散集

十卷。晋嵇康(223-262)撰。嵇康,字叔夜,谯国钟(今属安徽)人。官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早孤,有奇才,超迈不群。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博览无不精通。长好老、庄之学,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与山涛,陆籍,阮咸,王戎,向秀,刘伶为竹林之游,世号“竹林七贤”。山涛为吏部尚书,欲举嵇康自代。嵇康遂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吕安与嵇康相善,后安以事系狱,亦牵及康,下狱后被杀。康善清谈,又善文。著有《嵇康集》。南朝梁之前,有《嵇康集》十五卷,目录一卷。但至隋已有亡佚,《隋书·经籍志》载为十三卷。唐代又将此本重编为十五卷。与旧本卷数相合。至宋本则仅有十卷,题为《嵇中散集》。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称“康所作文论六七万言,其存于世者仅如此。”此集共诗四十七首,赋一篇,书二篇,杂著二篇,论九篇,箴一篇,家诫一篇。杂著中《嵇荀录》一篇,有录而无书。实其诗文六十二篇。并非宋亡旧本,盖明嘉靖四年(1525)吴县黄省曾所重辑。另有明吴宽丛书堂抄本,讹误较少。以后汪士贤《汉魏诸家集》本,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等本,皆以黄省曾本为底本。此后,校刊、校注本很多。最有影响的有鲁迅校《嵇康集》本,卷一收诗六十首,卷二至卷十有赋一篇,文十五篇,卷末附《逸文考》、《著录考》。1956年由文学古籍刊社影印出版。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又出版戴明扬《嵇康集校注》。虽校记甚多,但注释、集评则颇繁富,是一部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新注本。

猜你喜欢

  • 山房集

    九卷。宋周南(1159-1213)撰。周南,字南仲,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少聪颖,从叶适学。绍熙元年(1190)进士,为池州教授,官至秘书省正字。开禧年间召试馆职,因上书对策触怒权要,被罢官。著有《山

  • 经世要谈

    一卷。明郑善夫(1485-1523)撰。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许墅,以清操名闻一时。愤嬖幸用事,弃官去。筑室金鳌峰下。不久起为礼部

  • 易经图释

    十二卷。明刘定之(1409-1469)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谥文安,江西,永新人。正统六年(1436)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明史》有传。该书用古本,以上下经及十翼分为十卷,但其中《象

  • 舞志

    十二卷。明张敉(生卒年不详)撰。张敉初名张献翼,有《读易纪闻》,已著录。是书共十二篇:《舞容》、《舞位》、《舞器》、《舞服》、《舞人》、《舞序》、《舞名》、《舞音》、《舞什》、《舞述》、《舞议》、《舞

  • 字学汇海

    四卷。清翰林苑编。是书全称《翰苑初编字学汇海》,为应试土子所必备。卷一为《字学举隅》,卷二为《字学便览》,卷三为《字学举隅续编》,卷四为《敬避字样》、《抬头字样》、《对策条例款式》、《磨勘条例摘要》、

  • ■书堂笔录

    六卷。清代郝懿行撰。此书分“记异”、“志怪”、“博闻”、“绎古”、“砭俗”五类。内容有的作者根据见闻随笔而录,有的是转抄于古籍,有的条目还附有作者的考证。有《郝氏遗书》本。

  • 双楼诗钞

    二卷。清夏振采(1748-1809)撰。夏振采,字受白,号双楼,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生平不详。其临终时焚其手稿有半,以其半嘱其婿宝晋收藏,残存遗诗四卷,是集收古今体诗二百零六首,其旨趣在唐宋之间,

  • 津逮秘书

    无卷数。明毛晋(1599-1659)编。毛晋,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毛晋世居虞山东湖,家富藏书,并建汲古阁以储之。毛晋又喜传刻古书,使之得以流布天下,为历来私家刻书最

  • 汉书音义

    三卷。隋萧该撰。清朝臧镛堂辑。萧该,兰陵人,梁时鄱阳王萧恢的孙子,少年封侯,后来梁荆州失陷,到长安,拜国子博士。《隋书·儒林传》有记载。臧镛堂又名臧庸,字在东,号西成,江苏武进人。嘉庆十六年卒,享年四

  • 水品

    二卷。明徐献忠(详见《吴兴掌故集》)撰。是书主要内容记载品煎茶之水。一卷首为总论,以下分为七部分:一曰源、二曰清、三曰流、四曰甘、五曰寒、六曰品、七曰杂说。二卷详记诸水。从上池水至金山寒穴泉。目录列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