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嵩崖尊生书

嵩崖尊生书

十五卷。清景日昣(生卒年不详)撰。景日昣字东阳,一字冬阳,号嵩崖,登封(今属河南)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幼习儒学,治《周易》,后因母病学医,研习医经,认为医易同源,业医者应能知常达变。此书为康熙三十五年(1696)景氏任广东高要知县刊行。此书又名《嵩崖尊生全书》。分为气机、诊视、药性、论治、病机、民病等六部。卷一为气机部,专论五运六气学说;卷二为诊视部,载七表八里九道脉谱、六部回脉主病、脉候、脉位、切脉法等,专析脉法;卷三为药性部,简介七十八种药物的性味功效;卷四为论治部,载脏腑用药、七方十剂、升降补泻、寒热温凉等用药或服药法则,及热补为害、四气调神、治病必求其本等论治大法;卷五为病机部,分析暴中、卒厥、中风等93种病证之病机、脉象等,于湿证等论述颇有发挥。卷六至卷十三为民病部,分为上身部、中身部、脾胃部、周三部、下身部等子部,分类叙述证治,所载证治繁多,叙述简洁,且以方药为主;卷十四为妇人部;卷十五为幼部,专论妇产科与儿科证治。书中所论于运气学说,阴阳变化、脉理药性,能把握重点,详明经旨,审证立方。于五运六气论说最详。可供临证参考。有康熙三十五年(1696)刊本、道光四年(1824)重镌本、锦章书局石印本。

猜你喜欢

  • 圣朝名画评

    见《宋朝名画评》。

  • 中庸谊诂

    一卷。马其昶(详见《大学谊诂》)撰。是书为其昶所著《三经谊诂》之一。《中庸》分章,诸家各异。郑注孔疏分为三十三节,朱子沿袭,只与注、疏本的第次不同。其昶则分八章,而各申明其说。其诂:“中庸”二字,说“

  • 台湾外纪

    三十卷。江日升撰。江日升,九闽珠浦人。该书记郑芝龙、郑成功开发台湾始末,始于明天启元年,迄于清康熙二十二年郑克塽降。每卷都有两句七字标题,乃章回小说回目,唯末一卷仅“施将军议留台湾”一句。崇祯甲申以前

  • 疏影楼稿

    一卷。清许德瑗撰。许德瑗,生卒年不详,字素心,号竹轩,福建晋江人,许配何氏,夫亡守节,善绘画。此书刊刻年代不详。

  • 集程朱格物法

    一卷。清代王澍(1668-1743)撰。作者针对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中“格物者为格去物欲,还虚明之本体”的观点,摘取程朱学说中的关于“致知格物”的重要论述加以驳斥,旨在批驳陆王学说。

  • 珩璜新论

    又作《孔氏杂说》。一卷。北宋孔平仲(生卒年不详)撰。孔平仲字毅父,又作毅甫、义甫,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秘书丞、集贤校理。元祐中提点江西刑狱,坐置英州。绍圣中,言者劾其

  • 易学筮贞

    四卷。清赵世对撰。赵世对字襄臣,衢州人。该书论《易》为卜筮之书,所以虽经秦火而能流传下来。因为“谓以筮而贞万世之变”才命之曰“筮贞”。该书不载经文,只采用先前儒家议论、分类编辑而成书。第一卷为“缀集本

  • 隆德堂诗文稿

    二卷。明魏纯粹(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魏纯粹,字仲乾,河北柏乡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监察御史。著有《隆德堂诗文稿》。是稿诗、文各一卷,多为其官永城知县时所作。末附其为御

  • 华阳国志

    十二卷,附录一卷。晋常璩撰。常璩,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东南)人,字道将。少好学,仕成汉为散骑常侍,掌著作。永和三年(347),桓温伐蜀,他劝成汉主李势降。夏为恒温参军,隋主建康。所撰《华阳国志》,是

  • 夔州府志

    三十六卷首一卷,清恩成修,刘德荃纂。恩成,满洲举人,曾任夔州府知府。刘德荃,黄陂人,进士,曾任茂州知州。《夔州府志》道光七年(1827)刻本,此志词笔迂拙,繁而寡要。如学校志弁以小序,言昔昌黎伯韩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