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巴东县志

巴东县志

①三卷,明许周修,杨培之纂。许周,字希旦,广东曲江人,拔贡,官巴东知县。杨培之,四川人,监生,官巴东训导。按巴东,明正德七年(1512)知县何山、教谕程经济修县志二卷,其书今存。嘉靖三十年(1551)知县许周延杨培之纂辑。《巴东县志》嘉靖三十年刻本。其义例简明符合体要。巴东隶属归州,嘉靖二十八年(1549),训导张时修州志二卷,四十三年(1564)知县郑乔修州志五卷,巴东也于是时先后成书。荆南文献,得此足征。许周任知县,因新开巫山陆路,议以万流并入巴山,作为水马驿,后匪乱劫掠,剿捕之后,复请设召化堡以防守,民赖以安,尤加意文教,多所建置。杨培之《重修庙学记》,采录艺文志中。② 四卷,明李光前修。李光前,四川剑州人,举人,官巴东知县。县志自嘉靖间知县许周修后,历时五十余年未修。李光前任知县多惠政,县苦于蛮扰,重建连天关,为汉彝厄塞,并修辑县志。《巴东县志》万历三十四年(1606)刻本。全书四卷,现存三、四卷。卷三人事志,其目县宇、学校、坛祠、秩纪、坊表、津梁、户口、田赋、兵防、驿传、榷政、惠政、风俗、寺观,卷四艺文,其目诰敕、赋记、说铭、赞略、杂咏、诗。此志不沿袭嘉靖志,自成体裁。卷一卷二已佚,无序文可考。鄂中省府县志,只见康熙以后所修,俱未录及正德、嘉靖、万历三书,散佚既久,故后之修志无从追述,其目也遗之。所幸是三书继续存世间,江浙为文献最盛之区,仅间有故籍并存,未料荆处僻邑,也如此。李光前在任究心志事,为足尽所长。③ 四卷,清齐祖望纂修。齐祖望,字东柳,直隶溪泽人,进士,官巴东知县。县志明正德七年(1512)教谕程经济撰县志二卷,嘉靖三十年(1551)训导杨培之撰县志三卷,俱散失。康熙十九年(1680)知县齐祖望,独立补修,至二十二年(1683)成书。《巴东县志》康熙二十二年刻本。此志舆地志所列沿革,考据颇详,荆州南郡,分野皆为翼轸,推算未精,此编采录数则,以备参考。山川、形胜附以图经,风土志方言类,旧志不常有。县先后八里,后四里前代多为各种语言,清江南北,各为一种,总称草语。自西山诸寇之乱,后里人四出,年久始归,乡音遂变,与前里无大区别,语言类似中原。无学校志,仅以学官附建置志,书院宾兴不载。职官志,自宋代县令寇准起。选举志,自元代进士田韦毕起。人物志,分别献征。孝子、节妇附神仙。事变志寇乱类,始于梁承圣二年(553),武陵王纪举兵至巴东,止于康熙十三年(1674),守备孙佳于巴东降吴三桂。艺文志共采十类,诗居多,末附志馀,等于遗闻。搜集志乘,集于众则易,成于独则难,此志修自齐祖望一人,历时四年,实属不易。④ 十六卷,首一卷,清廖恩树修,萧佩声纂。廖恩树,湖南长沙人,监生,官巴东知县。萧佩声,湖北江夏(今武汉武昌)人,生员。县志自康熙二十二年(1683)知县齐祖望修后,历一百八十余年无人续修。同治三年(1864)廖恩树知县事,搜求旧志,齐志仅存,漫患不可卒读,乃延萧佩声等分任纂修,设局采访,修于四年(1865)之冬,刊于五年(1866)之春,历八月成书。《巴东县志》同治五年刻本。全书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地舆志,卷三建置志,卷四赋役志,卷五学校志,卷六祠祀志,卷七职官志,卷八选举志,卷九兵防志,卷十风土志,卷十一物产志,卷十二名宦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事变志,卷十五艺文志,卷十六志馀。此编悉本旧志,凡旧志所载无不备录。旧志立纲十门,此编增六门,虽详略不同,然体裁仍旧。舆地志遵录旧志所绘各图,增益学官、文昌宫、分署、书院。建置志,首重城池。巴东向无城郭,非悉县事者,几疑遗漏,此编特为标出。书院、宾兴,详加厘订以作育人才附载之。职官、选举二志,旧志未曾列表,此编按年分谱。人物志,旧志仅献征类列入数人,此编于众口流传,确有可据者依类补入。事变志,悉依旧志,逐类编纂,自康熙以后,白莲教在邑地活动,增入数条,旧闻轶事,仍旧志别立志馀一门。此志有光绪六年(1880)刻本。

猜你喜欢

  • 别释常谈

    三卷。撰人不详。《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谓其书,引《中庸》冠以《礼记》,知为宋人所作。又谓称齐桓公为齐威公,知为南宋人所作。书中所征引书籍,如苏轼《东坡集》、苏辙《栾城集》、魏泰《临汉隐居诗话》等

  • 祁州志

    八卷。清罗以桂、王楷修,张万铨、刁锦纂。王楷,河南辉县人,乾隆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祁州知州。罗以桂,江西宁都人,举人,乾隆十九年任祁州知州。张万铨,邑人,康熙举人,曾任广西上思州知州。刁锦,邑人,乾

  • 牧令书钞

    一卷。附蒋凝学行状一卷。清蒋德钧编。蒋德钧,湖南湘乡县人,陕西布政使蒋凝学之孙。蒋凝学(?-1878),字之纯,湖南湘乡县人。咸丰五年(1855)起随曾国藩领导的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因多次与太平

  • 今文尚书考证

    三十卷。清皮锡瑞(1850-1908年)撰。皮锡瑞字鹿门,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清末经学家,曾主讲湖南龙潭书院,江西经训书院。治经宗西汉传《今文尚书》的伏生,署所居为“师伏堂”,人称师伏先生。主要著作

  • 朝城县志

    十卷。清祖植桐修,赵昶等纂。祖植桐,辽东宁远人,康熙十二年(1673)任朝城县知县。考朝城县志,创修于明嘉靖时邑令周鲁。再修于万历时县令张泾。又五十余年后,邑人孟兆熊以个人之力重新纂辑邑乘。稿成,然未

  • 九经字样

    一卷。唐唐玄度(生卒年不详)撰。玄度为文宗开成间(836-840)翰林待诏,据《唐会要》云:“太和七年(834)二月,敕唐玄度覆定石经字体。十二月,敕于国子监讲论堂两廊,创立石九经。”玄度《九经字样》

  • 易说要旨

    二卷。清李寅撰。李寅字东崖,吴江人。该书采用王弼本,仅仅解释上下经。前面有康熙四十三年(1704)自序,说该书取法于朱熹《本义》,但语多庞杂,往往连《本义》的原旨一并丢掉了。《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八琼室金石补正

    一百三十卷。清陆增祥编著。陆增祥(1816-1882),字魁仲,号莘农,江苏太仓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历官湖南长、靖道,有政绩。他广泛搜集石刻和其他器物铭文,以毕生的精力完成

  • 考工记鸟兽虫鱼释

    一卷。清陈宗起(1798-1832)撰。今存残本一卷,“膏者”以下阙。自来释《考工记》者甚多,然鲜有释其鸟兽虫鱼者。此书对《考工记》里的鸟兽虫鱼摘出,广引群书,对其名称、种属、形状、习性乃至产地等进行

  • 大雅堂摘稿

    不分卷。明况叔祺(约1565年前后在世)撰。况叔祺,字吉甫。江西高安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官贵州提学佥事。著有《考古词综》等。此集《千顷堂书目》不载。《江西通志》亦称是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