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宴堂集
二十四卷。明朱翊(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翊字匡鼎,自号隐真子。明荆王朱瞻堈六世孙。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袭封樊山王。其父载岭以文行称。翊承其家学,与弟翊买两个弟皆好为诗。兄弟尝共处一楼,号花萼社。楚藩多强横,樊山一派其最文雅者。著有《广宴堂集》。是集凡二十四卷,其中,赋及三言四言诗共一卷,五七言古今体诗共二十二卷。长短句一卷。其诗古体雅法,近体清丽,大抵多近香山之派。集未附有《道德经说奥》二卷,题曰朱孟尝撰,盖亦楚宗。但与诗集体例不符,颇为不妥。四库已存目。
二十四卷。明朱翊(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生卒不详。翊字匡鼎,自号隐真子。明荆王朱瞻堈六世孙。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袭封樊山王。其父载岭以文行称。翊承其家学,与弟翊买两个弟皆好为诗。兄弟尝共处一楼,号花萼社。楚藩多强横,樊山一派其最文雅者。著有《广宴堂集》。是集凡二十四卷,其中,赋及三言四言诗共一卷,五七言古今体诗共二十二卷。长短句一卷。其诗古体雅法,近体清丽,大抵多近香山之派。集未附有《道德经说奥》二卷,题曰朱孟尝撰,盖亦楚宗。但与诗集体例不符,颇为不妥。四库已存目。
①二十八卷。清李居颐纂修。李居颐字养吉,号金鋐,云南河阳县人。出身举人,雍正十三年(1735)任翼城县知县。尝葺文庙,建奎阁,通泮池。勤民敏识,留意学校。按翼城之名,起于隋开皇初年,唐改为浍州,宋后更
二十二卷,清边其晋修,胡毓璿编纂。边其晋,河南人,道光十二年(1832)副榜,曾任河南登封县教谕、广东署和平县事、英德县知县,同治三年(1864)任藤县知县。胡毓璿,广西藤县人,咸丰二年(1852)、
一卷,南宋赵希弁撰。赵希弁,生卒不详,字君锡,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祖九世孙。南宋宁宗、理宗之交,江西漕贡进士,秘书省校勘。据其家三世藏书,择《郡斋读书志》四卷本所未著录者,仿其体例,撰成该书,以
一卷。清陈昌齐撰。(见《楚辞辨韵》)。刘子《新论》一书。本杂集晚周两汉诸子而成,其书虽讹误百出,然可借他书以勘正。昌齐校书较多,所校精善的,有十分之九。《专学》篇,“笙滑之也”;《惜时》篇,“今人退不
六卷,民国邵钦权纂。邵钦权,字季衡,浙江东阳人,毕业于北京筹边高等学校,专攻藏事。《卫藏揽要》稿本,全书六卷,卷首有于长葆序。分为:稽古、山川、风俗、宗教、政治、兵制。每门之下,附有诸小目。此书小目较
① 二卷。清钱庆曾(生卒年不详)撰。庆曾字又沂,钱大昕之曾孙,嘉定(今属上海市)人。钱氏认为,“汉人用字例每多通假,虽紊乎象形会意之原,犹得求依声托事之理。”便取金石刻通假之字,依《说文》分部列为此编
十五卷。《附录》一卷。宋慕容彦逢(1067-1117)撰。慕容彦逢,字淑遇,宜兴(今江苏宜兴)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调铜陵主簿。复中词科,迁淮南节度推官。崇宁元年(1102),除秘书省校书郎,
八卷。清张朝琮修,邬棠等纂。张朝琮,浙江萧山人,曾两任蓟州知州。邬棠,浙江嘉兴人,曾任渔阳驿丞。康熙四十一年(1702)张朝琮二次出任蓟州知州后,感前人所修旧志过于简略,多有疏漏,因聘邬棠重新纂辑,于
二卷。泰西卫廉思(生卒年不详)译。卫廉思国籍生平未详始末。《动物浅说》是一部浅显的自然科学读物,专论海岸边及道旁的常见各类小动物及昆虫,读者对象为儿童。该书内容贴切,文字生动有趣,不同于以往所见谱录类
一卷。晋范宁撰,唐朝人写本。该本在清光绪年间于敦煌出土。起于庄公十九年,止于闵公二年,前面脱数行,后题“春秋穀梁庄公第三、闵公第四”,合为一卷。又后题“龙朔三年(663)三月十九日书吏高义写”,又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