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康南海文钞

康南海文钞

四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晚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属广东省)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重视“经世致用”学说,博通经史,好公羊家言,言孔子改制,提倡孔子纪年,尊孔保教。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时,联合赴京会试的举人1300余名上书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并在京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后改为《中外纪闻》),促成百日维新。西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杀谭嗣同等“六君子”,他被迫逃亡国外。辛亥革命后,主编《不忍》杂志,陆续发表反对共和和保存国粹的言论,并任孔教会会长。1917年和张勋策划复辟,失败后,在青岛病故。著有《游记》、《丁巳张勋复辟》、《康南海先生诗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戊戌奏稿》、《大同书》、《孟子微》、《春秋笔削大义微言考》、《春秋公羊传注》、《孟子大义述》等。《康南海文钞》共四卷:卷一有《进呈日本明治变政考》、《俄国大彼得变政记》、《突厥削弱记》、《法国革命记》、《波兰分灭记序》共五篇;卷二为《蒙藏哀词》、《孤愤语》诸篇;卷三收《孔教为国教配六议》、《复教育部论孔教书》;卷四为戊戌年所上《清剪受易服折》、《谓君民合治满汉不分折》,其语重意痛。今读其语,实感其学识之渊博,深通古今学术,坚持自信,每有创论,常开风气之先。初言“改制”,次论“大同”,在思想解放运动中,“康有为者,开中国维新之幕,其功不可没。”(《苏报案纪事·康有为》。见《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然其后来倡言“孔教”,志在保皇。其文题材广泛,气势雄浑,有很强的论辩性。颇为当时人们所推崇。此集有当代八家文钞本。

猜你喜欢

  • 集异记

    ①南朝宋郭季产撰。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该书史不存目,亦不知其卷数和亡于何时,唐宋诸类书中有征引,或题撰人为郭季产。此书无古辑本,鲁迅《古小说钩沉》录其遗文十一条,其中有五条鬼怪故事,四条宣扬卜筮之术、

  • 五经备解

    不分卷。清周封鲁辑。封鲁字东山,湖北天门县人。此书无序例,凡《易经》三百五十条,《书经》四百九十二条,《诗经》四百五十六条,《礼记》三百五十五条。凡涉及典故及义理的,择采一家之说,或兼采数家之说,只是

  • 礼记疑义

    七十二卷。清吴廷华(详见《周易疑义》条)撰。即《三礼疑义》第三部书,体例一如《周礼》,内缺《中庸》、《大学》二篇,注云《朱子章句》。概仿陈澔《集说》之例。前无《自序》,《周礼》、《仪礼》二书皆有《自序

  • 周易应氏集解

    十三卷。清应撝谦撰。应撝谦字嗣寅,钱塘(今浙江余杭)人。康熙十八年(1679)曾经举博学鸿词。该书朱彝尊《经义考》作十七卷。此本仅十三卷,但首尾具全,不象有所佚脱。也可能是朱彝尊的记述有误。其注杂采诸

  • 尚书讲稿思问录

    二卷。清官献瑶撰。官献瑶字石溪,福建德化人,乾隆四年进士,官至司经局洗马。讲稿系官献瑶在太学为诸生讲演时而作,官氏谦逊而不自以为是,故名其稿为“思问录”。卷首有自序,作于乾隆癸已(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

  • 尚书质疑

    ① 八卷。清王心敬(详见《丰川易说》)撰。《尚书质疑》悉尊元代赵孟頫《尚书今古文集注》及吴澄《尚书叙录》、《书纂言》之说,将《尚书》今文与古文二者分开,不为无据。《康诰》、《酒诰》、《梓材》三篇,学者

  • 捃古录金文

    三卷,清吴式芬撰。吴式芬(详见《捃古录》条)长于音韵训诂之学,对经史考订有精湛见解,他还精于金石学。生平著述甚多,除《捃古录金文》外,还著有《捃古录》二十卷,著录商周至元代器物18000余种,是清代目

  • 孟子章句考年

    五卷。清蒋一鉴编辑。一鉴字存齐,安徽无为人。一鉴据孟氏谱,参以任钓台诸家的考证,认为孟子卒年八十四,生于周烈王四年(前372),终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89),大旨本于曹之升的《孟子年谱》,以史鉴国策

  • 涉闻梓旧

    二十五种,一百一十四卷。清蒋光煦(详见《别下斋丛书》)编辑。蒋光煦既刊《别下斋丛书》之后,意犹未尽,又校刊此书。其门类与前书大致相同,选辑诸书虽上及宋元,但以清代撰述为多,共二十五种:元黄泽《易学滥觞

  • 周官指掌

    五卷。清庄有可(1744-1822)撰。有可又名献可,字大久,江苏武进县人,诸生。《清史稿》有传。此书书前有左辅序,其次为庄有可自序。第一卷自天下十畿里数至工府贾肆列市,凡三十目,重在地田;第二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