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思陵翰墨志

思陵翰墨志

一卷。又名《翰墨志》、《高宗翰墨志》。宋高宗撰。宋高宗赵构(1107-1187),字德基,始封康王,徽、钦二帝被金人掳掠之后,即位于建康(今南京),先以李纲为相、宗泽为将,力谋恢复,但高宗一向怯懦,为奸佞之臣黄潜善、汪伯彦所惑,而南迁扬州避敌,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以秦桧为相,杀害抗金名将岳飞,与金讲和,对金称臣,成偏安之局,史称南宋。高宗在位三十六年,无子,传位于孝宗,淳熙十四年崩,庙号高宗。高宗当卧薪尝胆之时,未能修炼戎韬作为自强之计,却耽心于笔札,效太平治世之风,可谓舍本而求未。然而以书法论,却颇得其精深。陆游在《渭南集》中极称其“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且清暇之时,展玩摹拓不稍懈怠。王应麟《玉海》亦称其初喜黄庭坚体格,后又采米芾,不久皆置不用,专意于羲、献父子,手追心摹,并认为学书应当以钟、王为法,然后出入变化,自成一家。在《翰墨志》中,赵构自称五十年间未尝离开笔墨,可见其于书画钻研颇深。是书开篇即称“余自魏晋以来至六朝笔法,无不临摹”,正是在这种精深研究、揣摩的基础上,赵构才得以俯瞰中国古代书法的全貌,品而评之,惟宗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谓宋代“承五季之后、无复字画可称”。太宗时搜罗法书,备尽求访,仅李建中以字形瘦健“姑得时誉”,却恨无秀异;熙丰以后,蔡襄、李时雍“方入格律”;继有苏、黄、米、薛,“笔势澜翻,各有定向”。于同时仅举钱塘之吴说、信州之徐竞,尚皆不满之词。是书以较大篇幅论述学书宜正书、草书“不可不兼有”之说,中间插以书人之风格特色,亦不乏书家趣事,如米芾之“洁疾”与“择婿”,趣味横生,可见其推重米芾之行草,发自喜爱之心。且论效米芾法者“不过得外貌,高视阔步,气韵轩昂。殊不究其中本六朝妙处,酝酿风骨,自然超逸”,可谓入微之论、不刊之言。其后叙及先皇帝宋徽宗时,言其“尤喜书致,立学养士,惟得杜唐稽一人”,可是,对此人后代书家未举其名,不知何故。其中《论砚》一则,一直为后世鉴赏家奉为指南。《翰墨志》评论书家之得失优劣,有的放矢,精深细致,不失为我国书评史之重要书法杂著。有《百川学海》本、《詹氏书苑补益》本、《说郛》本、《书苑》本、《四库全书》本等。

猜你喜欢

  • 肖岩经说

    十九卷。清赵良(1744-1817)撰。良字肃征,号肖岩,安徽泾县(今泾县)人。乾隆六十年进士,官内阁中书。性孝友,不务科名。嘉庆四年典试广东,移疾归,闭门著书,不与世事。在群经方面都有撰述,只有《易

  • 梅花草堂笔谈

    十四卷、二谈 六卷。明张大复(生卒年不详)撰。张大复,字玄长,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县)人。其生平事迹不详。曾撰有《昆山人物传》、《昆山名宦传》、《梅花草堂笔谈》、《闻雁斋笔谈》、《梅花草堂集》等书。此书

  • 如谏果室丛刊

    三种,三卷。清王延钊(详见《春秋列女图考》撰。丛刊收《春秋列女图考》一卷、《补汉书元后本纪》一卷、《晋八王易知略》一卷,均为史学著作。王延钊以陈厚耀《春秋世族图考》记男不记女,而《春秋》寓褒贬于女者甚

  • 谭概

    一名古今谭概。三十六卷。明冯梦龙(详见《智囊》条)撰。此书分类汇辑古事,以供谈资,故名《谭概》。分迂腐、怪诞、痴绝、专愚等三十六门,每门各自为卷,计三十六卷。多从古书中辑录整理而成,其中也有冯梦龙自撰

  • 梧溪集

    七卷。元王逢(1319-1385)撰。逢字原吉。号梧溪、席帽山人。江阴(今属江苏)人。至正间、被荐,不就。元末农民战争爆发,避居松江乌泥泾。张士诚征召,不应。明初再召,又以老疾辞。“逢少学诗于陈汉卿,

  • 正字通

    十二卷。明张自烈(1564-1650)撰。自烈字尔公,号芑山,宜春(今属江西)人。崇祯末为南京国子监生,入清累征不就,晚年卜居庐山。博学洽闻,著作尚有《四书大全辨》、《诸家辨》、《古今文辨》等十余种,

  • 澹然集

    五卷。明陈敬宗(1377-1459)撰。敬宗,字光世,号澹然居士、休乐老人,浙江慈溪人。明永乐二年(1404)进士,选庶吉士,入史馆,改翰林侍读,参与修《永乐大典》。宣德中,官至国子监祭酒,赠礼部侍郎

  • 许鲁斋考岁略

    一卷。元耶律有尚撰。耶律有尚字伯强,号迂斋,东平(今属山东)人。生卒年不详。官至昭文馆大学士,卒年86,谥文下。好程朱理学,受业于元代著名理学家许衡门下。许衡字仲平,学者称为鲁斋先生。本书即记述其事迹

  • 四书定本辨正

    六卷。是书署新安胡正心、胡正言(约1580-1671)考辑。正言字曰从,号十竹主人,安徽休宁人。清印刷家。著有《印存玄览》等。是书前有《小引》,作于崇祯十三年(1640)。朱沅得其本于市肆,重刊之,有

  • 春秋折衷论

    一卷。唐陈岳撰,清马国翰辑。陈岳,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屡试不第,唐昭宗光化中(898-900)才被辟为江西从事。作《春秋折衷论》,司空图称其赡博精致。该书《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十卷,《崇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