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经堂丛书
六种,十三卷。清沈德寿编。沈德寿,生平事迹不详。书口题曰“沈氏授经楼钞藏”,前有“浙东沈德寿家藏”朱文印。所收多为明清人著述不易见者。如明刘尹聘、刘振之《阚湖说诗》六卷,其说毛诗主性情,出于涵养,少考证,与方玉润《诗经原始》同类。清蒋珣《语词演义》二卷,解释虚词、实词共二百多字,于每字下有小注,略举其概,注解甚精。其他四种为:明刘尹思辑《阚湖记言》一卷、郝楚望《毛诗原解》一卷、清释行景注《梁昭明太子六律文吕文启》一卷、明王纳谏《苏长公小品》二卷。有清浙东沈氏传抄本。
六种,十三卷。清沈德寿编。沈德寿,生平事迹不详。书口题曰“沈氏授经楼钞藏”,前有“浙东沈德寿家藏”朱文印。所收多为明清人著述不易见者。如明刘尹聘、刘振之《阚湖说诗》六卷,其说毛诗主性情,出于涵养,少考证,与方玉润《诗经原始》同类。清蒋珣《语词演义》二卷,解释虚词、实词共二百多字,于每字下有小注,略举其概,注解甚精。其他四种为:明刘尹思辑《阚湖记言》一卷、郝楚望《毛诗原解》一卷、清释行景注《梁昭明太子六律文吕文启》一卷、明王纳谏《苏长公小品》二卷。有清浙东沈氏传抄本。
十六卷。清钱振锽(1870-?)辑。钱振锽,字梦鲸,号谪星,阳湖(今江苏省武进县)人,钱向杲之子,光绪三十二年(1905)曾在都供职。本集第一卷,《佳乐堂遗集》,清钱钧(约为咸丰、同治间人)撰。本卷收
二十三卷。《附刻》二卷。清吴德旋(1767-1840)撰。康兆晋、张寿荣编。吴德旋字仲伦。江苏宜兴人。幼好学,与丁晨晖就学龙城书院。善为文,“见袁枚所论先世事,即作文驳之”(姚椿《吴仲伦先生墓志铭》)
一卷。不著编者名氏。是编首行标题《重次千文》四字,题下注云:“楚省诸绅《公寿李太夫人八秩序》。李太夫人者,湖广总督李翰章、直隶总督鸿章昆季之母也。李鸿章旋乾转坤,有大勋劳于国家,为中兴佐命重臣,寿母陈
十卷。清严有谷(生卒年不详)撰。严有谷字既方,归安(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嗜退庵语存》是严有谷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主要内容撰述作者晚年结庵东隅,颜曰嗜退,结识古名儒硕,辅以嘉言懿行,阴阳图纬,兵农礼乐
十六卷,首一卷,清和琳纂修。和琳(1753-1796),字希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大学士和坤弟。初由文生员补笔帖式,累官至内阁学士、都统。乾隆五十六年(1791),清军入藏抗击廓尔喀,奉命督办军
五卷。清姚锡光(1856-?)撰。姚锡光,江苏丹徒人,字石泉,清末拔贡。先后入李鸿章、张之洞、李秉衡幕,累保道员。宣统二年(1910年),曾迁至陆军部右侍郎。1916年,任参政院参政,1923年,授将
九十五卷。宋陈起(生卒年均不详)编。陈起,字宗之,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开书肆于睦亲坊,亦号陈道人。明清时所传宋本诸书,称临安陈道人开雕者,皆为所刻。是集所录凡六十二家。有洪迈二卷、僧绍嵩七卷、叶绍翁
①八卷。明许安纂修。许安,河北万全都司龙门卫人。出身监贡。嘉靖十一年(1523)知浮山县。按浮山县志在明嘉靖以前,无可稽考。然嘉靖十一年时,尚有旧志稿抄本,亦不知何人编纂。许安上任后,即取旧志稿,加以
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熙载、袁康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袁康(生卒年不详)为刘氏弟子,字竹一,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此所谓叠韵,指古韵相叠。许氏《说文》于字下系声,字声二者有双声,有叠韵
见《浙江图书馆丛书》。《中国丛书综录》记为《蓬莱轩地理学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