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掖县志

掖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张思勉修,于始瞻纂。张思勉字诚之,满洲汉军旗人,举人出身,乾隆十五年(1750)任掖县知县。于始瞻,邑人。掖本大邑,人材茂盛,而无志。至乾隆二年(1737),前知县熊铨始创志稿,未付梓成书。张思勉莅任后,就吕集邑中老成俊彦,旁搜远绍,以熊铨志稿为依据,周历寒暑,而志成。《掖县志》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全书八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沿革、疆域、形胜、山川古迹、城池、公署、坛庙、乡社、风俗、物产、市集、桥梁、堤堰;卷二赋役、仓储、恤养、学校、祀典、营制、海防、驿递、圻封;卷三职官、宦迹、荐辟、选举;卷四封荫、名臣、文治、忠节、孝友、善行、文学、武功、隐逸、流寓、方伎;卷五仙释、列女、坊表、冢墓、寺观、祥异、大事记、著述;卷六至卷八艺文、王言、疏序、记、传、碑、墓寺、考、辩、跋,颂、祭文、赋、拾遗、志余。此志体例多取府志,惟嫌府志冗繁,故邑志力求简洁,义例与记载皆精核。其尚有乾隆二十六年(1761)增刻本、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和光绪十九年(1883)刻《掖县全书》本。

猜你喜欢

  • 安澜纪要

    二卷。清徐端撰。徐端,字肇之,德清人。乾隆间以通判官东河河工。嘉庆间累官江南河道总督。明习河事,授吏程功,因著此书。光绪十四年(1888)刻印。其所论大旨为,需重防患于未然。并谓凡有河堤之责者,但能守

  • 宣和书谱

    二十卷。不著撰人名字。宋徽宗赵佶(1082——1135)敕撰。《宣和书谱》记录宋徽宗时内府所藏诸帖,与《宣和画谱》作于同时。《宣和书潜》首卷收录晋、唐、梁、周历代诸帝王十二人书,其中尤以唐太宗、唐明皇

  • 消寒诗话

    一卷。清秦朝釪(生卒不详)撰。秦朝釪,字大樽,号岵斋。江苏金匮人。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由礼部郎中出为楚雄知府。工诗,尤善古文。《消寒诗话》于论古今人诗外。时述自己经历、创作及所闻、所见。宛平王

  • 大成乐律

    一卷。清孔贞瑄(生卒年不详)撰。孔贞瑄字璧六,号历洲,晚号聊叟,曲阜(今山东曲阜)人,顺治庚子(1660)年举人,官至大姚县知县。是书本是孔贞瑄为济南教授时所作,以洞箫的七调推求三分损一上生下生的道理

  • 易镜

    ①无卷数。清戴天章撰。戴天章字汉文,湖州人。该书仅有上经下经,只讲卜筮。其解释甚略,而且均杂有互变、纳甲、五行之说。盖言数而流于术,而且沿袭汉学徒有形式。《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十一卷。清何毓福撰

  • 真诰

    二十卷。南朝梁陶弘景(详见《古今刀剑录》)编撰。古人学道求仙,讲究师承门派,又各依经书典籍,强调真言密语,还有的作扶乩降笔,以神化其说,认为不经师传口授,无神灵启示,就难获妙谛。陶弘景编撰《真诰》一书

  • 簠斋尺牍

    ① 不分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本书以册记,书中所录各信,均为陈氏与吴大澂讨论金石的函件。信尾所署年月,起自同治元年(1863),至光绪五年(1879)。信中所考订商榷者,

  • 八线备旨

    四卷。美国罗密士撰,美国潘慎文(1850-1924),中国谢洪赉(1873-1916)选译。罗密士(1811-1889)是美国科学家,1836年成为数学与自然哲学教授,执教于纽约市大学及耶鲁学院,撰写

  • 金石图

    四卷。清褚峻撰。褚峻字千峰。此图是取周、汉碑碣,绘其形,记其尺寸,缩摹其字,为《金石图》。成书二卷。又取三国至隋唐,择其碑碣之精好者,亦绘成图,而摘取碑中数字,使观者大概知其体势,与前图之缩全碑者,略

  • 九国志

    十二卷。宋路振撰。路振字子发,湖南湘潭人,幼年颖悟,五岁即能通《孝经》、《论语》。淳化年间考取进士甲科,授为邠州通判,大中祥符初年升为太常博士,左司谏,擢知制诰。文辞温丽,在当时为人所称道,尤长于诗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