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搜神记

搜神记

二十卷。干宝(?-336)撰。干宝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新蔡县)人。他是东晋初著名史学家,以才学著称,召为著作郎。元帝时任佐著作郎、领国史,因家贫求为山阴令,后迁为始安太守、散骑常侍,干宝少时勤学苦读,博览群书,曾著《晋纪》二十卷,记载西晋五十三年之史事,其书简略,当时称为“良史”,全书已散佚。干宝又好阴阳术数,收集民间神话传说,灵怪故事,《晋书·干宝传》说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纂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搜神记》又称《搜神录》、《搜神异记》、《搜神传记》等,计大小故事四百五十四条。所计多为神怪灵异,但也保存了一些优秀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干将莫邪》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表现了人民顽强的反抗意志;《李寄》颂扬为民除害的英雄行为;《韩凭夫妇》赞美生死不渝的爱情;《董永妻》表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等。故事生动,形象鲜明,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生活,思想和艺术都代表了志怪小说的最高成就,对唐人传奇、后代戏曲和话本小说均有重大影响。据《晋书·干宝传》所记,此书原为三十卷,传至宋代已经散佚。今存二十卷本,盖明代胡元瑞等人重辑。现存有《秘册汇函》本、《四库全书》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子书百家》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31年商务排印胡怀琛标点本、1957年商务重印本、1979年中华书局《古小说丛刊》汪绍楹校注本,均为二十卷。又《稗海》本、《广汉魏丛书》本、《说库》本均八卷,亦传为东晋干宝撰。所录人物故事几乎全不相同,据考证八卷本是赵宋以后人据北魏昙永所撰《搜神论》残卷增补而成,实非干宝所作,约为另一种同名书。

猜你喜欢

  • 汉武帝内传

    一卷。旧本题汉班固撰。《汉武帝内传》为志怪小说,大意是说武帝好道求仙之心切,西王母遂以七月七日降临于武帝宫中,张设盛宴,更遣侍女郭密香去迎上元夫人。王母授帝“五庙真形图”,上元夫人授帝“六甲灵飞”十二

  • 平定州志

    十卷,图一卷。清金明源修,窦忻、张佩芳纂。金明源,浙江绍兴县人,出身监生,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宿州升任平定直隶州知州。其志创自明州人延论,自升为直隶州后,共有两修,一在乾隆十四年;一在乾隆三十四

  • 吉凶服名用篇

    九卷。清孔广林撰。孔氏生平不详,著有《仪礼臆测》、《周官臆测》等。《吉凶服名用篇》系考据周代服制,兼论及秦汉以后服制的演变。孔广林认为:秦汉后服制与古有异,因之周朝的六服,汉儒已不能了解。故反复核对古

  • 桑植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周来贺修,卢元勋纂。周来贺字德生,江西南丰人,曾任桑植县知县。桑植县志创自乾隆十三年(1748)知县马奎,其稿无存。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钟人文续之,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顾

  • 谏垣疏稿

    四卷。姚学闵撰。姚学闵,明代武陵(今属湖南常德)人。字顺山,隆庆辛未(1571)进士,由知县历官礼、刑、兵三科给事中,有《谏垣疏稿》。姚学闵曾一视京营,一阅宣大、山西边务,以其前后奏疏,汇为《谏垣疏稿

  • 归田稿

    八卷。明谢迁(1449-1531)撰。谢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第一,授修撰,官至户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在内阁之中与刘健同心辅政,秉节直谅,见事明敏,世人称之为贤

  • 无悔斋集

    十五卷。清周京(1677-1749)撰。周京,字西穆,又字少穆,钱塘(今杭州)人。廪贡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称疾不试。周京才华渊博,交游皆一时名流。著有《无悔斋集》。此集共

  • 仪礼注疏

    十七卷。西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郑玄、贾公彦生平事迹详见《周礼注疏》。《仪礼》原名《礼》,汉称《士礼》,晋始称《仪礼》,相对于《礼记》称《礼经》。是一部专门记载礼仪条文的著作。关于《仪礼》作者,有两种

  • 绿天耕舍燕钞

    四卷。作者不详。只署曰雪畴子辑,雪畴子,不知何许人。其书杂取明人论诗之语,缀合成编,无所考证与独见。大旨排王、李而主钟、谭。恐为万历、天启之间诗归盛行之后所为。《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玉兰堂帖

    六卷。刻者不知其名。第一、二卷题“古法帖”,第三、四卷题“唐名人帖”,第五、六卷题“宋名人帖”。形式上六卷皆同,而刻尾年月则大异。前二卷云:万历庚寅云阳姜氏玉兰堂摹勒上石。后四卷帖尾则云:淳熙三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