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昌杂录

文昌杂录

六卷,补遗一卷。北宋庞元英(生卒年不详)撰。庞元英字懋贤,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丞相庞籍次子。至和二年(1055)赐同进士出身。元丰初,为群牧判官、都官郎中。元丰五年(1082)任朝请大夫、主客郎中。元丰八年以后,历任中散大夫、鸿胪少卿、知晋州等职。在任主客郎中四年间,将其供职尚书省的所见所闻及朝章典故等,笔录成书,因尚书省旧有“文昌天府”之称,故以名书。书中主要记述朝中典章故实,间及所闻轶事。所记朝廷礼仪、百官除拜等事,多为耳闻目睹,切实可征。对元丰官制记载尤为详悉。多有可以证宋史之舛漏者。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曾取材于此书。但书中亦有芜杂及失考之处,如以尧舜对天地为李矩问李演事,范镇《东斋记事》则以为杨亿校士时事,岳珂《程史》又以为欧阳修和贡举时事,《珍席放谈》又以为南唐时汤悦妹婿问汤悦事,与各书记载互异,不知孰是。书中又以虎子为出于李广射虎事,不知孔安国为侍中,以儒者不执虎子而执睡壶,其事已见于李广之前等等,稍有舛误。虽然如此,其书仍不失为宋元笔记小说之佳本,为研究宋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资料,足资治文史者参考。今传本不一,《雅雨堂藏书》、《四库全书》、《学津讨原》、《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作六卷,补遗一卷,也有直接称七卷者。《续百川学海》、《古今说海》、《学海类编》、宛委山堂《说郛》等丛书本作一卷,《说库》本误题宋陈襄撰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旧小说》本收入二则。194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作为《中国文学参考资料丛书》之一,重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慧琳音义

    慧琳《一切经音义》之简称。详见“一切经音义”。

  • 春秋公法内传

    十二卷。卷首一卷。清刘人熙撰。人熙浏阳(今属湖南)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前有宣统己酉(1909)黄杰序,知草创于光绪甲辰(1904),写定于丙午(1906),至宣统元年己酉(1909)由弟子黄杰付梓刊

  • 伤寒明理论

    三卷。金成无己(见《注解伤寒论》)撰。该书成于《注解伤寒论》之后,是作者研究《伤寒论》的又一卓著成果。该书摘取《伤寒论》中五十种症候进行了病象、病因、病理及临床施治方面的阐述。辨识精微,言语通俗。如《

  • 锲不舍斋文集

    四卷。附《诗》一卷。清李祖望(1814-1881)撰。李祖望字宾嵎,江苏江都人。贡生。从梅植之学《楚辞》、《文选》。博通经史,湛精六书。著有《说文统系表》、《古韵旁证》、《唐石经笺异》、《小学钩沉篇目

  • 旭华堂文集

    十四卷。《补遗》一卷。《续编》一卷。清王奂曾(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王奂曾字元亮,别字思显,号诚轩。太平(今山西临汾)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至湖广道监察御史。本编是其孙婿

  • 循良前传约编

    四卷。清张先岳撰。张先岳字北拱,晋江(今属福建)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又名《历代名吏传》,主要从正史中辑录历代循吏良吏事迹,按年代先后编排而成,偶有录自他书者。传后有论断,亦多循旧传,而无新意。

  • 愚谷丛书

    见《拜经楼丛书》。

  • 稼溪诗草

    二卷。清黄维翰撰。黄维翰(生平见《稼溪文存》条)。诗集共二卷,始于光绪二十一年(1892)至民国九年(1920)年。魏元旷跋云:“读申甫所存诗,皆身世悲忧之作,盖申甫虽好论诗,而非专力欲以诗名者,故其

  • 六书准

    四卷。清马调鼎(生卒年不详)撰。调鼎字雪鸥,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此书分象形、指事、会意、谐声四类,每类分平上去入四声排列各字;而假借、转注则见于四类之中。然而虽力阐古义,却对六书本旨多所未明,舛

  • 郴州总志

    四十三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朱偓等修,陈昭谋纂。朱偓,字右佺,四川兴文人,进士,嘉庆十四年(1809)任郴州知州。陈昭谋,郴州人,曾任甘肃文县知县。郴志,肇自元代,至明代,共三修。然皆佚而无考。清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