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方氏易学五书

方氏易学五书

五卷。清方申撰。方申,生卒年不详,字端斋,江苏仪征人。本姓申,少孤家贫,其舅姓方,取方申为子,由此改姓方,以申为名。由于家中贫困,常受雇于人,为之撰写为生。事母至孝,只要是自己第一次吃的东西,一定先用以祭奠亡母。人称之为孝子。精于校雠之学,治《周易》颇精。方申认为张惠言研究《周易》只限于郑玄注,没有涉及其他诸书,研究面实在太窄。毛奇龄研究《周易》堪称博引诸家之说,然终是挂一漏万。为此,方申博览群书。凡是涉及《周易》的资料一一摘取,编成《诸家易象别录》一书。又因历代的《易》学家们多用虞翻的注本。虞注虽经惠栋补正,张惠言加以发挥,但是二家所述仍然不够全面。于是,方氏博引说象的资料,对虞注详加校正,辑《虞氏易象汇编》。秦汉以后学者解《周易》,很少引用《说卦传》中的资料。方申考证古注,参阅历代纬书及经典传注,分门别类,依次附于《周易·说卦》正文之下,成《周易卦象集证》一卷。春秋时,各国的卜筮活动必须根据互卦之法进行说释,同时参考正卦,再结合汉代《易》学家的解释,进行全面考证,得出互卦之法,正例七种,附例二种,于是成书一卷,名曰《周易互体详述》。古代占卜中的卦变规律,流传已久,历来解释各异,方申参考各家之说,比勘考校,探求其方法,著《周易卦变举要》一卷。上述五书,皆收入《方氏易学五书》。此书博采各家之说,考校精湛,是一部研究《易》学的重要丛书。书中有方申的同乡刘文淇、刘毓崧为方氏撰写的传记和序言。书中还有汪喜荀为方氏撰写的墓志。目录:《诸家易象别录》一卷,《虞氏易象汇编》一卷,《周易卦象集证》一卷,《周易互体详述》一卷,《周易卦变举要》一卷。有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清溪旧屋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诸经略说

    一卷。清周世樟(详见《五经类编》)辑。每经为一篇,计《易经》、《书经》、《诗经》各一篇,《春秋》经文合《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为一篇,《礼记》、《周礼》各一篇,共六篇。《仪礼》、《孝经》、《

  • 圣朝名画评

    见《宋朝名画评》。

  • 陌花轩杂剧

    七种。明黄方胤(约生活在嘉靖至万历年间)撰。方胤号醒狂,金陵(江苏南京)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据焦循《曲考》录曲七种,曰倚门、再醮、淫僧、伦期、督妓、娈童、惧内。题《陌花轩杂剧》

  • 果蠃转语记

    一卷。清程瑶田撰。程瑶田(1725-1814)初名易,字瑶田,以字行;后更名易田,又字易畴,号让堂。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选授太仓州学正。从师方粹然,又与戴震、金榜同学于江永。为

  • 易说存悔

    二卷。清汪宪撰。汪宪字千波,钱塘(浙江余抗)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官任刑部陕西司员外郎。此书大旨认为,学易是希望减少过失,而想减少过失,唯在知悔,悔存而凶吝渐消,可以日趋于吉。所以用“存悔”二

  • 雁荡山樵诗集

    十五卷。明章玄应(约1475年前后在世)撰。玄应,字顺德,东瓯乐清(今浙江乐清)人。生卒年不详。恭毅公章纶长子。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任南京礼、工二科给事中,累官至广东布政使。其孙朝凤任福建佥事

  • 伤寒五法

    五卷。明陈志明(生卒年不详)撰。陈志明,字养晦,黄州(今湖北省长江以北一带)人。一说此书为陈长卿撰,陈长卿身世不详。据考,此书可能系陈志明得自陈长卿,为谁所作不详,又经陈志明增补而成今本流行。所谓五法

  • 韵学事类

    十二卷。旧本题明李攀龙(详见《诗学事类》)撰。本书分韵隶事,只有上下平声。只为律诗之用。庞杂俗陋,似他人伪托之作。

  • 孟子札记

    ① 一卷。清范尔梅(详见《大学札记》)撰。卷首有《读孟》数则,说孟子以战国策士之口,合圣贤中正之蕴。读之如壁立千仞峰头,高踞百尺楼上。足以扩人心胸,拓人眼界。浅人训诂,反掩庐山真面。故书中评文处多,解

  • 陈书

    三十六卷。姚思廉、姚察(均见前篇)撰。唐太宗贞观三年,姚思廉受诏撰梁、陈二史,魏徵总领其事。他是根据其父旧书稿,又采择史著撰成。陈朝是南朝的一个小朝廷,统治仅三十三年历史,全书只三十六卷,是《二十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