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昌邑县志

昌邑县志

①八卷。清党丕禄修,李肇林纂。党丕禄字秀钟,陕西郃阳人,举人出身,顺治十四年(1657)任昌邑知县。李肇林,邑人,贡生出身,仕夏津县训导。昌邑为汉时北海郡都昌县地,宋建隆中始易名昌邑,元、明、清皆因袭未改。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六年知县侯鹤龄,岁久失传,别无文献足征。此志系据邑廪生杨炅所藏残志一帙,为杨炅耳目睹记。党丕禄宰昌邑县后,以杨炅志稿为蓝本,设局修志,聘李肇林总其事,遂成新志《昌邑县志》顺治十八年(1661)修,康熙十一年(1672)增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天文志;卷二地理志;卷三建置志;卷四版籍志;卷五职官志;卷六人物志;卷七杂述志;卷八艺文志。此志体例完备,纲举目张。然谬讹尚多。②八卷。清周来邰纂修。周来邰,山西郝县人,拔贡出身,乾隆四年(1759)任昌邑知县。周来邰宰昌邑县后,见邑志自康熙十一年(1672)通令各县普修后,又已八十余年未修。这期间,沧海改移,沿革莫考,文献渐湮。乃集邑中荐绅,重修邑乘,以党丕禄旧志为蓝本,考之旧志,变易过半,复予订正。历数月而告竣。《昌邑县志》乾隆七年(1742)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星野、沿革、疆域、山川附埠岭沟、形势附八景、古迹;卷二城池附街墓,公署、乡社、风俗、物产、市集、桥梁、堤堰;卷三户口、田赋附盐法、仓储、恤养;卷四学校、纪典、兵防附武职、驿递;卷五勋士、职官、选举、貤封附恩荣;卷六人物;卷七坊表、陵墓、寺观、仙释、祥异附兵燹;卷八艺文:疏表、碑记、传、序、书、论、赞、赋。此志不举纲要,仅有目。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凡有关国计民生,则记述十分详细;二是于卷前列订误十则,订正旧志之谬讹,足见其精勤。

猜你喜欢

  • 藏海居士集

    二卷。宋吴可(生卒年不详)撰。吴可,字亦不详,号藏海居士,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尝官于汴京,复乞闲以去。客居临汝。避寇湘江外,曾居洪州。建炎以后,转徙楚、豫之间。吴可多与韩驹论诗,与王安中、赵令畤、

  • 山木居士外集

    四卷。清鲁九皋(1732-1794)撰。鲁九皋字仕骥,字絜非,号山木。山东新城人。乾隆年间进士,官山西夏县知县。曾从姚鼐学古文义法,著有《山木居士传》。该集为九皋自己编订,第一卷为议说、策问、策对、纪

  • 道德真经新注

    四卷。唐李约(生卒年不详)撰。李约,字存博,号萧斋。唐肃宗、代宗朝重臣李勉之子,官至兵部员外郎,善书画,通音乐,当时颇享盛名。撰有《道德真经新注》四卷。《道德真经新注》,又称《道德经新注》。唐人研究《

  • 续夷坚志

    二卷。金元好问(公元1190-1257年)撰。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人。元好问公元1219年登进士第、仕至左司都事员外郎。其著甚丰,有《遗山诗集》二十卷,《壬辰杂编》若干卷等。好问聪敏,七岁能

  • 浙鹾纪事

    一卷附录奏疏一卷。明叶永盛撰。叶永盛,安徽泾县人。任浙江巡盐御史。是书记载万历二十七年(1599),忠义右卫百户高时夏,奏浙、福余盐变价,可得银三十万,命浙江督税内官刘成、福建督理矿税内官高宷、督率原

  • 秦汉碑篆文考

    一卷。清杨锐(1857-1898)撰。杨锐字叔峤,又字钝叔,四川绵竹人。光绪间以举人授内阁中书。戊戌变法时,任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政变时与谭嗣同等被捕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著有《说经堂诗草》

  • 蒯子

    一卷。汉蒯通(生卒年不详)撰。蒯通,范阳(今河南定兴县)人。本名彻,因与汉武帝同名,故史家追书为通。高祖称其为齐辩士,颜师古谓通本燕人,后游于齐,故云“齐辩士”。司马迁《史记·田儋传》赞曰:蒯通者,善

  • 学文堂集

    四十三卷。清陈玉璂(约1648前后在世)撰。生平见《别本学文堂集》(辞目)。是集有四十三卷,其中有杂文三十一卷,诗八卷,词四卷。其说经之文及辩议之作有理有据,但大致逶迤平衍,学宋文风格而未成,诗则非其

  • 求一算术

    三卷。清张敦仁(详见《缉古算经细草》)撰。张敦仁读秦九韶《数学九章》知大衍求一术为中算至精成果,但仅见于秦书,然秦书无刊本流传而少为人知。为普及大衍之术他撰写了《求一算术》(1803年)。其书上卷分“

  • 汉书刊讹

    一卷。清石韫玉(1756-1837)撰。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江苏吴县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授翰林院修撰。官至山东按察使。道光十七年(1837)卒,八十二岁。作《汉书刊讹》一书,他的主旨是想刊《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