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书

明书

①四十五卷。明邓元锡撰。是书记录明太祖至世宗间史事,计帝典十卷,后妃内经一卷,外戚传一卷,宦官传一卷,臣谟五卷,名臣九卷,循吏三卷,能吏一卷,忠节一卷,将谟一卷,名将一卷,理学三卷,文学二卷,心学三卷,列女一卷。其中分类芜杂,有不少舛误、颠倒。② 一百七十一卷。清傅维鳞撰。傅维鳞字掌雷,一字歉斋,初名维桢,明末吏部尚书傅永淳之子,灵寿人。傅维桢为顺治年间进士,由编修出任东昌兵备道,以治行第一,升左副都御史,曾上《劝学疏》,语极恳切,累进工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著有《歉斋说书》、《四思堂文集》。《明书》由其子傅燮诇(汀州府知府)所镌。康熙十八(1679年)诏修《明史》时曾征此书入史馆。该书原有三百卷,《四库全书》载浙江孙仰曾家藏本仅一百七十卷,包括本纪十九卷,世家三十三卷,宫闱纪二卷,表十二卷,志二十二卷,记五卷,世家列传七十六卷,叙传二卷,作者自称搜求明代行藏印钞诸书,与家乘文集碑志聚书三百余种,九千多卷,同时还参考《实录》,考订异同而成书,可见史料来源是相当广博的。但该书体例庞杂,失当之处也颇多,例如土田、赋役、食货分三志,服玺、舆卫分二志,皆是《通典》、《文献通考》类书之体,非史法也;刘基不入勋臣、宋濂不入文学,却以曾经仕元,均与危素等人列入杂传等等,不可尽数。大概是傅维鳞所处时代距明亡不远,而一代之史记载浩繁,非综括始终不能得其条理,作者以一人之力虽能凑合成编,但动辄矛盾,亦是势所难免的。

猜你喜欢

  • 中庸阐要

    一卷。清张恩霨(详见《论语论略》)撰。首有自序二首。是书与其所著《大学阐要》相表里,以为孔子著《孝经》一书,子思传衍家学,鬼神章以前,为尽人之学。诚明章以后,为合天之学。其中大孝数章,看似绝不相类,反

  • 本语

    六卷。明高拱撰(详见《春秋正旨》条)。此书成于万历四年(1576年),距高拱罢归之日已是十三年了,所以其开卷即以否泰两卦君子小人消长为言。其中论裴度、论刘晏,皆阴以自比。论李林甫、论哈玛尔,皆以阴比徐

  • 达可斋文初集

    八卷。附《证学》十卷。清傅守谦撰。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间人。傅守谦字济川,一字尹吾,斋名曰“达可”,遂以为号,又称达可先生。汉阳(今湖北汉阳)人。《达可斋文初集》按内容分七类:论辨类、序跋类、考证类、

  • 骈字分笺

    二卷。清程际盛撰。程际盛原名炎,字际盛,以字行;又字焕若,号东治;江苏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进士,授内阁中书,累官至湖广道御史。后退归田里,以汲古穷经为务。尚著《续方言补正

  • 千家姓文

    一卷。清崔冕(生卒年不详)撰。崔冕字贡收,巢县(今安徽省安庆)人。本书以乡塾所传百家姓为底本。原本语无文义。作者翻阅大量史传,得复姓三十四,单姓九百七十二,共计一千零六姓。作者联属其文,较原书为雅驯,

  • 曹月川全集

    见《曹月川先生遗书》。

  • 春秋诸家解

    十二卷。清毛士(详见《春秋三子传》)撰。该书取《左传》及汉、唐各家之说,阐释《春秋》。至于《左传》所记之事,《春秋》经中没有提到的,不引以解经;集诸家之说,偶尔也以己意为断,不以义理穿凿,也不弃经从传

  • 辟雍讲义

    一卷。大学讲义一卷。中庸讲义一卷。清杨名时撰。杨名时详《周易札记》条。《辟雍讲义》是作者于乾隆元年(1736)兼领国子监时所作,《大学讲义》、《中庸讲义》则是根据其读书札记扩充而成的。

  • 刘彦昺集

    九卷 明刘炳(约1361前后在世)撰。刘炳字彦昺,以字行,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生卒年不详,刘炳事迹略见《明史·文苑传》。洪武初,献书言事,授中书典签。出为大都督府掌记,考其《吊余阙墓》结衔称《大都府

  • 淮海易谈

    四卷。明孙应鳌撰。应鳌字山甫,贵州清平籍,南直隶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官至南京工部尚书,谥文恭。该书认为,天地万物,所在皆有易理,关键是人心是否能明。故其说虽以离数谈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