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学启蒙小传

易学启蒙小传

一卷。附《古经传》一卷。宋税与权撰。与权字巽甫,巴郡(今属四川)人。据《宋元学案》卷八十《鹤山学案》,知其受业鹤山(魏了翁)之门,精于经学,尝述鹤山讲《周礼》语为二卷,曰《周礼折衷》。与权《自序》谓朱文公采二吕氏、晁氏所传,著《易本义》,厘正文王、周、孔“上下经”与“十翼”共十二篇,而各还其旧。又作《易学启蒙》,多发邵氏“先天图”意。间与袁机仲(枢)谈后天易,则谓尝以卦画纵横,反复求之,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惧不敢妄为说。与权昔从魏鹤山讲究邵氏书,于“观物篇”得后天易上下经序卦图,反复观之皆成十有八卦。然后知乾、坤、坎、离、颐、中孚、大过、小过不易之八卦为上下两篇之干,其互易之五十六卦为上下两篇之用。非邵氏此图,则后天易之旨千载不明矣。因此图而推之上下经皆为十八卦者,始终不出九数。以明羲、文之易,似异而同。案此所谓先天易,即太羲所画之易。后天之易,即文王所演之易。文王之易,亦即后之孔子所为作传者。此书宗旨,即阐发邵雍先天易之说,以补朱熹《启蒙》之未备。与权友史子翚《跋》称,巽甫谓先天图皆两卦相对,合为二九之数,而后天上下经皆为十八卦者,始终不出九数,予玩而乐之云云,赞其有精义。《四库提要》也赞其“所谓持之有故,而执之成理者也”。此书《宋史·艺文志》及卢文弨《宋史艺文志补》均失载。版本除《四库全书》本外,尚有《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巧团圆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记》条。此剧写尹小楼之子,幼时游前山未归,父母以为已死,然其子未死,为人收养长成,改名为姚克承,独居汉阳。邻家曹玉宇有一女儿,与克承相恋,曹女常写《诗经》四句于绫帕上,私赠克

  • 戏鸿堂法书

    十六卷。明董其昌生平见《红绶轩帖》辑。该帖勒成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4),初刻为木板,后改为石刻。董其昌为明代著名书家,对清代书坛有着重要影响,以至董氏书帖风行一时,该帖亦备受推崇。该帖所辑录古帖真

  • 金华县志

    ①十卷。明胡颂纂修。胡颂,金华县人。《金华县志》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本。此志分舆地、官政、人物、杂志四大类,惟以艺文析出,别立一类,为内外篇。又添立要害一目,均为卓识。纂修者姓氏一页,应改订于义

  • 陈可斋年谱

    又名《陈文肃公年谱》,一卷。清陈辉祖等辑。谱主陈大受(1702-1751),字咸占,号可斋。湖南祁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进士,官至两广总督,卒谥文肃。此谱系辉祖等诸子所编,记仕历、家事及政绩等

  • 钟水堂诗

    三卷。清颜肇维(约1711年前后在世)撰。颜肇维,字次雷。山东曲阜人。官至临海知县。本集均是其为官浙东时所作之诗。其诗风多学南宋诸家。是集《四库全书》别集存目,有清刻本。

  • 一粟庐诗初稿

    四卷。《二稿》四卷。清于源撰。于源,字辛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平不详,贡生。著有《灯窗琐话》、《柳隐丛谈》等。是书内容,初稿录诗卷一为六十八首,卷二、卷三各六十一首。二稿录诗卷一为六十七首、卷二

  • 小畜集

    三十卷。宋王禹偁(954-1001)撰。王禹偁,北宋文学家、诗人。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官至右拾遗。以刚直敢言著称,曾上疏请减百官奉禄,节约开支,减轻刑罚。后屡以事贬

  • 九水山房文存

    二卷。清毕亨(生卒年不详)撰。毕亨,山东省文登县人,初名殉,改名以田,累举进士不第,乃更名亨,以举人大挑,署江西崇义县令,卒于官。毕亨因爱崂山九水之幽胜,遂自号九水先生。毕亨师事戴东原,精训诂考据之学

  • 三十六湾草庐稿

    十卷。清黄本骐(约1821年前后在世)撰。黄本骐字伯良,号花耘,湖南宁乡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城步县学训导。此集分年编次,共古近体诗九百八十二首。黄本骐少与其弟本骥齐名,喜言诗

  • 宝丰县志

    二十四卷,清陆蓉修,武亿纂。陆蓉,字镜塘,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任知县。武亿详见《偃师县志》。宝丰县志,自乾隆八年(1743)重修后,四十余年未修。陆蓉上任十年,时以修志为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