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学四同

易学四同

八卷。别录四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该书以“四同”为名,大概是因为朱熹《本义》首列九图,说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之易,有孔子之易,四者不同,而季本很不赞同朱说,故以“四同”标目,含针锋相对之意。季书大旨在于发明杨简之易,宗主心学,所以不免堕于虚渺。又承欧阳修之说,认为《系辞》是讲师所传,并非孔子所作,因而肆意割裂经文。如《系辞上传》第八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至赜”至“拟议以成其变化”九十五字,季说前五十六字重出,后三十五字应并于第十二章。又如《下传》“夫乾,确然示人易矣”三节,季分之为二章,又以“天地之大德曰生”一节合第十章“将叛者其辞惭”为第三章。凡此等等,大都依据吴澄所定之本而加改窜。吴澄治《易》说多可取,虽乱改经文,总体上可算是瑕瑜并存,功过两当。而季本说理不及吴澄,却效法他乱改经文,这又在吴澄之下了。他的《别录》包括《图文余辨》二卷和《蓍法别传》二卷。前者分内外篇,内篇辨朱子九图之误,论证后天图非文王所作,这是对的。至于说先天圆图也有可疑,则仍拘限图中,不敢断然确定。外篇杂论术数之数,涉及《皇极经世》、《易林》、《京房易传》、《火珠林》、《太玄》、《潜虚》、《洪范》、《九九数》、《参同契》,甚至对梅花数也有辨诘,稍嫌泛滥。《蓍法别传》也分内、外篇,据自序云:“发明蓍法本旨者,定为占辨、占例、占断,合卜筮论为内篇;若象占取应于易词之中,物类增分于易象之外,及以己意断占有验而非出于易理之自然者,为外篇。”《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载《易学四同》八卷刊本,又《图文余辨》二卷,《蓍法别传》二卷,皆刊本,“以上二种总名《易学四同别录》,与前书统为一编”。该本为原刊全帙,与季本《自序》所云相合。今北京大学藏有明嘉靖四十年刻本《易学四同》八卷,也是原刊本,不过《别录》已佚。《明志》、《经义考》载《别录》各一卷,当误。

猜你喜欢

  • 学易居笔录

    一卷。元俞镇(生卒年不详)撰。俞镇字伯贞,崇德(今浙江桐乡)人。生平事迹不详。此书为作者阅读经史百家之书,随笔记录之文。全书分条记录,共四十九条。主要杂取经史成语及古人格言。重视儒家学说,颇斥佛学和道

  • 占星堂集

    十五卷。明唐文献(1549-1605)撰。唐文献,字元征。华亭(上海松江)人。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第一,授修撰。累官至礼部侍郎,掌御林院事。卒谥文恪。著有《占星堂集》。是集凡十五卷。据朱彝尊《静

  • 三苏文范

    十八卷。旧本题明杨慎(1487-1559)编。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翰林修撰,曾充经筵讲官,又召为翰林学士。然此书所收皆近于科举之文,不似杨慎所作。此书有《四库全

  • 尚书职官考略

    一卷,附表一卷。清王廷鼎撰。王廷鼎字羡瓠,江苏震泽(今江苏省吴县)人,诸生,俞樾弟子。此书首有俞樾的序。始自《尧典》之“羲和”,止于《吕刑》的“师”,共五十五事。本书拾遗订异,时有所得。比如王廷鼎认为

  • 四书引左汇解

    十卷。清萧榕年编辑。榕年字霞村,山东莱芜(今山东莱芜)人。是书首有王采珍序,又有榕年自作例言。是书卷一至卷七为《论语》,卷八为《大学》、《中庸》,卷九至卷十为《孟子》,凡四书中记人记事分见于《左传》者

  • 山谷词

    一卷。宋黄庭坚(1045-1105)撰。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秘书省校书郎、著作佐郎、中书舍人等职。有“苏门四学士”之称。本书是黄

  • 明遗民诗

    十六卷。清卓尔堪(生卒年不详)选辑。卓尔堪,字子任,别号宝香山人。远祖卓敬,浙江瑞安人。后或称卓尔堪为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又称汉军旗人。曾参加过康熙十四年(1675)平定耿精忠之役。卓尔堪是一位

  • 御制诗

    《初集》四十八卷。《二集》一百卷。《三集》一百十二卷。《四集》一百十二卷。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撰。其生平详见(《御制文初集》(辞目)。弘历所著之诗甚富,号称一生写有十万余首诗。其

  • 古隽孝略

    六卷。明顾充(生卒年不详)撰。顾充有《字义总略》。本书摘录古人隽语,分三十四类,并附以注释。亦间有考证。书末有重刻自跋,称始集古隽于定海学宫,镂版行之。而嫌其未备,更加增辑云云。但仍未能精核。

  • 孤愤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术,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利私,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