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学四同

易学四同

八卷。别录四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该书以“四同”为名,大概是因为朱熹《本义》首列九图,说有天地自然之易,有伏羲之易,有文王之易,有孔子之易,四者不同,而季本很不赞同朱说,故以“四同”标目,含针锋相对之意。季书大旨在于发明杨简之易,宗主心学,所以不免堕于虚渺。又承欧阳修之说,认为《系辞》是讲师所传,并非孔子所作,因而肆意割裂经文。如《系辞上传》第八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至赜”至“拟议以成其变化”九十五字,季说前五十六字重出,后三十五字应并于第十二章。又如《下传》“夫乾,确然示人易矣”三节,季分之为二章,又以“天地之大德曰生”一节合第十章“将叛者其辞惭”为第三章。凡此等等,大都依据吴澄所定之本而加改窜。吴澄治《易》说多可取,虽乱改经文,总体上可算是瑕瑜并存,功过两当。而季本说理不及吴澄,却效法他乱改经文,这又在吴澄之下了。他的《别录》包括《图文余辨》二卷和《蓍法别传》二卷。前者分内外篇,内篇辨朱子九图之误,论证后天图非文王所作,这是对的。至于说先天圆图也有可疑,则仍拘限图中,不敢断然确定。外篇杂论术数之数,涉及《皇极经世》、《易林》、《京房易传》、《火珠林》、《太玄》、《潜虚》、《洪范》、《九九数》、《参同契》,甚至对梅花数也有辨诘,稍嫌泛滥。《蓍法别传》也分内、外篇,据自序云:“发明蓍法本旨者,定为占辨、占例、占断,合卜筮论为内篇;若象占取应于易词之中,物类增分于易象之外,及以己意断占有验而非出于易理之自然者,为外篇。”《浙江采集遗书总录》载《易学四同》八卷刊本,又《图文余辨》二卷,《蓍法别传》二卷,皆刊本,“以上二种总名《易学四同别录》,与前书统为一编”。该本为原刊全帙,与季本《自序》所云相合。今北京大学藏有明嘉靖四十年刻本《易学四同》八卷,也是原刊本,不过《别录》已佚。《明志》、《经义考》载《别录》各一卷,当误。

猜你喜欢

  • 女才子传

    见《女才子书》。

  • 长元吴丰备义仓全案续编

    八卷。清吴大根编纂。吴大根,生平事迹不详。另编有《皋庑吴氏重修家乘》十卷。是编首列义仓全图,卷首为“创始兴复原委”,卷一为“前编补遗”、“交代事附”,卷二为“添置田亩”、“添造仓廒”,卷三为“收租”,

  • 改堂文抄

    二卷。清唐绍祖(1669-1749)撰。绍祖字次衣(一作赐衣),号改堂。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知湖州府,入为刑部员外郎。绍祖少师姜宸英,登第出于李光地之门,故其文苍劲

  • 归田琐记

    八卷。清代梁章钜(1775-1849)撰。梁章钜字闳中,又字茞林,福建长乐(今属福建省)人。嘉庆进士,官至江苏巡抚,持政有方。著有《经尘》、《夏小正通释》、《论语、孟子、三国志旁证》、《称谓录》、《金

  • 字书

    不著撰人名氏。按,《隋书·经籍志》列字书之目凡三:一曰《古今字书》十卷,二曰《字书》三卷,三曰《字书》十卷,均未言何时何人所撰,原书早已亡佚,无从可考。惟于群籍所引尚可略见端倪,但三者亦无法区分,清与

  • 周易象旨决录

    七卷。明熊过(生卒年不详)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今四川富顺)人,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苑传》附载陈束传中,称其与陈束、王慎中等人并称“嘉靖八才子”。熊过研思经训,实不止以文章著名。据过自

  • 入声便记

    一卷。清王家督撰。家督号石桥,甘肃靖远人。举人,仕陕西长武县学训导。因入声难于记忆,王氏遂取《佩文韵府》中入声字一千三百七十六字,编成四言耦语,课其犹子。陕西长武人尚蔚为之注释,尚蔚子林焱加以缮写,于

  • 吴兴绝唱集

    四卷。《续集》二卷。明邱吉(生卒年不详)编。邱吉,字大祐,湖州(今属浙江)人。本书收录其乡元、明两代之诗,亦间及流寓;其人非吴兴而诗为吴兴,作者亦附于后。所录多涉俗艳,不尽诸家之长,且以绝唱为名,而邱

  • 论语义疏

    十卷。魏何晏(见《论语集解》)等注,南朝梁皇侃疏。皇侃(488-545,亦作皇偘)是南朝著名经学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好学,师从当时的名儒贺,尽通其学。擅长《礼》、《易》、《老》、《庄》诸学,

  • 周易新义

    一卷。辑佚书,唐徐郧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徐郧生平事迹不详。其书不见于新、旧《唐书》,盖已久佚。《唐会要》记载:太和元年(477)六月,直讲徐郧《周易新义》凡三卷。孔颖达《周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