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纬稽览图

易纬稽览图

易纬》之一。已佚。撰者不详。据四库馆臣考证,《后汉书·樊英传》注举七纬之名,置《稽览图》于《易纬》之首。《隋志》有郑康成注《易纬》八卷,《唐志》有宋均注《易纬》九卷,均篇目不详。《宋志》有郑康成注《稽览图》一卷,《通志》七卷,马端临《经籍考》载《易纬》七种,也是首先列出郑注《稽览图》二卷。只有陈振孙《书录解题》别出《稽览图》三卷,说与上《易纬》有出入,但详略有所不同。似乎是后人掇拾纬文,依托而作,并不是郑康成的原注本。从宋代以后,此书亦久佚不传。《永乐大典》载有《稽览图》一卷,以《后汉书·郎、杨赐传》、《隋书·王劭传》所见纬文和注,参校无不一致。因此此书为郑注原书无疑。只有陆德明《释文》引“无以教之曰蒙”,《太平御览》引“五纬各在其方”的文字,本书皆缺如。则意者书亡仅存,已难免有所脱佚。此书首先谈卦气起中孚,而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六十卦卦主六日七分。又以从复到坤十二卦为消息,余杂卦主公、卿、侯、大夫、侯风、雨寒、温作为征应。大概为孟喜、京房之学所自出。汉代言《易》之大儒,均本于此书,最切近古义。至于所称的轨之数,以及世应游归,乃是兼通于日家推步之法。此书主卦气说,为汉《易》象数学的重要著作。东汉经师及占候家多引其说,唐一行推大衍之策,亦多得此书的启发。辑本有《说郛》本一卷、《四库全书》本二卷、武英殿聚珍版本、《艺海珠尘》本、七纬本、阮氏刊本、闽刊本、《古经解汇函》本、《汉学堂丛书》本等。

猜你喜欢

  • 丰阳人文纪略

    十卷。清聂芳声(生卒年不详)撰。聂芳声,字晦之,永丰(今属江西)人。此编所录为从宋至明籍隶永丰的文人之作。分类编次,然所录宋元人之作不过十余,余者皆为明人的作品。《四库全书》列为存目,并加以介绍。

  • 石台孝经

    四卷(石刻本)。唐天宝四年,唐玄宗御制序和注,并亲自书写。经文用八分书书写,注文用小隶书写,共四石,今在西安。前第二行题曰:“御制序并注及书”,其下小字,曰“皇太子臣亨奉敕题额。”其额曰“大唐开元天宝

  • 艺海一勺

    二十三种,二十三卷。民国王謇、赵诒琛等编。二十三种为《古玉图考补正》、《论画十则》、《论书十则》、《画山水诀》、《画谭》、《玉尺楼画说》上下卷、《寒松阁题跋》、《印母》、《周公谨印说删》、《今文房四谱

  • 寓意编

    一卷。明都穆(生平详见《午功臣爵录》)撰。此书是都穆记其平生所见的书画名迹,体例是先记书画名称与数量,然后是后人题跋、章印及藏于何处等。此书载陈继儒《秘笈》中为一卷。另有世传刻本都穆《铁网珊瑚》二十卷

  •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八卷六十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唐末五代乱世为背景,以朝代兴衰、权位争夺更替为线索,起自黄巢起义,终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按年代顺序,铺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

  • 息庐诗

    一卷。清陶尔穟(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陶尔穟,字颖儒。青浦(今上海市青浦县。一作华亭)人。康熙进士,官葭州知州,工诗词。本集前有曹溶序,称其为人巧极,天工错。颜光敏序,称其七古似青莲、长吉,近体不

  • 陔余丛考

    四十三卷。清赵翼(1727-1814)(详见《二十二史札记》撰。此书为作者从黔西罢官以后的读书札记,过了十余年,方始刊行,因为是“循陔”时所辑,故名为《陔余丛考》。全书不分门目,编次先后则以类相从。第

  • 英轺私记

    一卷。清刘锡鸿撰。刘锡鸿,字云生,广东番禺(今广州)人。举人出身,官至通政司参议。光绪七年(1881),因弹劾李鸿章而被革职。曾随郭嵩焘出使英国,并撰有《英轺日记》。是书即为《英轺日记》的姊妹篇,分别

  • 吴康甫砖录

    一卷。清吴廷康撰。吴廷康,字康甫,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卷首有李兆洛序言一篇。本书著录砖的拓本,上自秦朝,下到宋朝,有好几百件,而以三国两晋时居多。其中最希见并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为永嘉二年八月廿五日

  • 知非堂稿

    十一卷。元何中(1265-1332)撰。中字太虚,一字养正。抚州(今属江西)人。据中自序称,所著尚有《易类象》三卷、《书传补遗》十卷、《吴才老叶韶补遗》一卷、《六书纲领》一卷、《补六书故》三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