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经儿说

易经儿说

四卷。明苏浚(详见《周易冥冥篇》条)撰。该书墨守朱子《本义》,不逾分寸。内容有“讲”,诠释文句;有“意”,推阐大旨;有“总论”,概括一卦之纲领;又有“旁法”,用一二语标题,然后解释。该书专为科举之学而著,用以在家塾讲授子侄,所以书名“儿说”。万历中曾刊行,后散佚。康熙丁卯其后嗣苏尧松等重刊,今亦未见其本。《浙江省第四次吴玉墀家呈送书目》有《易经儿说》四卷,刊本,《四库总目》即据此本著录存目。今浙江省图书馆藏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师检堂活字印本,题“《重镌苏紫溪先生易经儿说》八卷”。

猜你喜欢

  • 爱日斋丛钞

    五卷。南宋叶某撰。此书散佚,失作者之名,唯陶宗仪《说郛》题为宋叶某所撰。书中“论先儒从祀”一条,有宋度宗咸淳年号,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全书以辨析名物、稽考典故为主,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如赵德

  • 痘疹传心录

    十九卷。明朱惠明(生卒年不详)撰。朱惠明,字济川,浙江长兴人,先攻科举,后习医业,专擅儿科,医名颇著。此书卷首有明万历间潘季驯、朱凤朔、沈子木三家序,称作者治痘独有心得。此书卷一论阴阳五行,痘现部位。

  • 龙沙学录

    六卷。明王在晋(生卒年不详)撰。王在晋字明初,太仓(今属江苏)人。万历进士。由中书舍人,累迁兵部左侍郎。天启二年(1623),擢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旋改南京兵部尚书。崇祯元年(1628),历刑、兵两

  • 静修斋易经解

    无卷数。清仇景仑撰。仇景仑字嶰伯,甘泉人。生卒年不详。此书自上下经至杂卦,依次进行注释。先详尽罗列汉宋诸儒对易卦的解说,然后自己加以评论。书中所取宋注,以程传本义为主,但经常批评宋注空谈义理。所取汉注

  • 徐饴盦先生遗书

    无卷数。清徐养原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考订之类的著述。所考书籍主要有《字说》、《明堂说》、《井田议》、《黑水考》、《朝鲜疆域考》、《孔子生年月考》、《孟蜀石经考》、《校淮南子》、《注五代史记例》、《御

  • 观生手镜

    一卷。旧本题薠川布衣编,不著名氏。书中摘载古事,于每事后缀以评语,其所征引至明代而止,其持论较为平允,而词气略显儇薄。书中可见明末山人之习气,此必明朝万历以后人所作。

  • 方舟集

    二十四卷。宋李石(约1177前后在世)撰。李石,本名知几,后改名石,而以知几为字,资阳(今四川资阳县)人,生卒年不详。李石为学问气节之士,少好学能属文,曾从苏符尚书游。举进士高第。绍兴末(1162),

  • 麋园诗钞

    一卷。清毛国翰(1772-1846)撰。毛国翰字大宗,号青垣,一作星垣,湖南长沙人。嘉庆间诸生。道光二十一年(1841),裕泰任湖广总督,招致国翰于幕府,二十六年(1846)卒于署,年七十五岁。毛国翰

  • 溪山琴况

    一卷。清徐谼撰,徐谼是太仓(今地名所属不详)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此书共二十四则,专论琴声。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

  • 九经古义

    十六卷。清惠栋(详见《新本郑氏周易》)撰。此书所解,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十经。其中《左传》六卷后更名《左传补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