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后传

春秋后传

十二卷。陈傅良(1137-1203)撰。陈傅良字君举,号止斋,温州瑞安(今属浙江)人,宋代著名文学家、经学家。陈傅良少为文自成一家,后师事永嘉学派郑伯熊、薛季宣,为永嘉学派中坚,传永嘉之学。与张栻、吕祖谦友善,亦主“经世致用”之学。宋孝宗乾道中登进士甲科,官至中书舍人,进宝谟阁待制,学士称“止斋先生”。陈氏平生著述较多,除此书外,还有《诗解诂》、《周礼说》、《左氏章旨》、《历代兵制》、《永嘉八面》、《止斋论祖》、《止斋文集》等书。陈傅良认为,《左传》记录的为鲁史旧文,因此,《左氏》有而经不书者,皆为孔子笔削。《春秋》之不书,实际上亦是书,而从《春秋》所书也可推求其不书。陈氏之说《春秋》,以《左传》为主,而参之以《公羊》、《穀梁》,其论亦多发先儒之未发。如其认为有隐桓庄闵之《春秋》,有僖文宣成之《春秋》,有襄昭定哀之《春秋》。春秋之始,犹知有天子之命,王室甚威重。自霸者之令行诸侯,不复知有天子。齐晋楚吴越霸权交替,致使蛮夷侵陵中国而春秋终。其说虽不出“尊王攘夷”、“严夷夏之辨”之窠臼,然其不宥于“书例”之成说,重视史实,实较宋代诸儒之空谈为高。又此说与吕祖谦论《左传》大纲领大同而小异,两人友善,未知谁先创此说。此书虽多出新意,但每传之下必注此据某说,此据某文,诚谦谦君子。其征引亦非常广博。其门人周勉《跋》称,陈氏著此书,将脱稿而病,学者欲速得其书,乃雇人抄写,因此纰漏不少。其中有已为陈氏所删掉的却抄了下来,有陈氏以卡片形式欲加以改正的,却被漏掉。所以此书不能称之完本。虽然如此,陈氏此书对元明学者颇有影响,如元代著名经学家赵汸,于宋代说《春秋》者就最推重此书。现存宋勒有堂刻本、宋残施栻本、清《通志堂经解》本。

猜你喜欢

  • 书传补义

    三卷。清方宗诚撰。本书卷一通论大义,卷二通论要义,卷三附论疑义。其中,卷三对于蔡沈《书集传》所未详者,则引他说以补充之;蔡传所未尽者,方宗诚就参以己意来发挥蔡氏观点;蔡传原有失误的地方,方宗诚就推原经

  • 学易枝言

    四卷。明郝敬撰。所谓“枝言”乃心中有所疑之意。全书凡四卷,实其仅撰前两卷,后两卷附刻其友鲍士龙之《易说》。卷一共五篇,为易理、易数、阴阳、动静、五行等。卷二亦为五篇,即人身、易画、易卦、易象、易学等。

  • 墨澜亭集

    清帅我(1648-1725)撰。帅我字备皆,号简斋江。西奉新人,康熙举人,官中书,幼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工书善绘,尤明医理。此集无卷数,收由帅我之子念祖托徐廷槐搜集未刻与已刻的稿子,汇成此集。有人评

  • 礼疑义

    一卷。南朝梁周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舍,字昇逸,汝南安成(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人。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卒赠侍中护军将军,谥简子。事迹见《梁书·周舍传》及《南史·周朗传》。案两传称武

  • 文洁集

    四卷。明邓以赞(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邓以赞,字定宇,江西新建人。生卒不详。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官至吏部侍郎,谥文洁。以赞早以孝行而闻名。晚退居西山三十年,以清介为世所重,而无所著述。此本

  • 汉魏别解

    十六卷。明黄澍(生卒年不详)、叶绍泰(生卒年不详)同编。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所收自《吴越春秋》始,止于《薛收元经传》,共四十六种。书首有凡例,凡例中称:“六朝诸家文集等一篇不收”,而实际上却收有很多,

  • 诗薮

    十八卷。明胡应麟(1551-1602)撰。生平详见《笔丛》辞目。本书凡内编六卷,分古、今体各三卷;外编六卷,以时代编次;杂编六卷,分遗逸、闰余各三卷,皆其评诗之语。胡氏作此书时,王世贞尚在人世,大抵奉

  • 二家宫词

    二卷。明毛晋(1598-1659)编。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又一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今属江苏常熟)人。诸生。识多博广,博览古籍。家有汲古阁,藏书数万卷,请名士校勘,世传影宋精本,多所收藏,传刻古书,

  • 张氏诗说

    一卷。清张汝霖(详见《学诗毛郑异同签》)撰。汝霖著有《毛郑异同签》二十二卷,附《诗说》一卷,曾以活字印行,而流布甚希,不见著录。陶福履见其残本,《诗说》一卷尚完整无缺,因即为之作序刊行。书中收《周召分

  • 南汉书

    十八卷。考异十八卷。文字四卷,丛录二卷。清梁廷楠撰。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亭主人,清代广东顺德人。贡生,咸丰时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鸦片战争中,支持林则徐禁烟。学问广博、立著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