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土地名

春秋土地名

一卷。晋京相旸撰,清马国翰辑。京相旸,晋司空裴秀门客,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隋书·经籍志》著录《春秋土地名》三卷,题“晋裴秀客京相旸等撰”,《旧唐书·经籍志》直题京相旸撰,卷数同。是书久佚,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从《水经注》、《初学记》所引辑录,裒录成帙。京相旸《春秋土地名》有与杜预《春秋经传集解》相同者,有不同者,有杜注阙者,可以互参。此书还有清人王谟《汉魏遗书抄》及《重订汉唐地理书抄》、洪颐煊《问经堂丛书》、黄奭《汉学堂丛书》(《黄氏遗书考》)等多种辑本。

猜你喜欢

  • 少仪外传

    二卷。南宋吕祖谦(1137-1181)撰。吕祖谦字伯恭,学者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与朱熹、张栻齐名,时称“东南三贤”。以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又中博学宏词科,历任太学博士、秘书郎、国史院编修

  • 尚书启蒙

    五卷。清黄式三撰。黄式三字薇香,浙江定海人,岁贡生。黄式三的《尚书启蒙》是以江声《尚书今注音疏》、王鸣盛的《尚书后案》、段玉裁的《古文尚书撰异》、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为蓝本而成,只是黄氏从马融说

  • 劝善书

    二十卷。明仁孝皇后撰。仁孝皇后徐氏,为中山王徐达之长女。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太祖朱元璋闻其贤涉,于洪武九年册为燕王妃。燕王朱棣即位,册为皇后。并说:“南北每年战斗,兵民疲敝,宜与休息。”又言:“

  • 春秋意林

    二卷。宋刘敞(详见《春秋权衡》)撰。此书体裁类似经义、史论。所论虽为《春秋》经传,实则多寓借古喻今,针砭时事之意。故《四库提要》称此书“其间正名分、别嫌疑、大义微言灼然圣人之意者亦颇不少”。但此书艰涩

  • 愚斋反经录

    十六卷。清代谢王宠撰。谢王宠字愚斋,陕西人。全书主要论述儒家为学之道及易理、性理之说等内容。其中卷一至卷四为“论语尊注解意”,卷五为“《小学》、《大学》、《中庸》、《孟子》指要四种”,第六卷为“《孝经

  • 归朴斋诗钞

    四卷。清曾纪泽(1839-1890)撰。曾纪泽生平见《曾惠敏公文集》条。是《诗钞》分戊己二集,每集分上下卷,其称戊己者,盖因甲乙丙丁诸集皆毁于火,惟近体幸存,故以名之。戊集上卷为同治以前作品,曾经其父

  • 太学典祀汇考

    十四卷。清张璿撰。张璿,字玉衡,宛平(今北京西南)人。官至国子监典簿。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历代太学祭祀制度和凡祀于太学的自孔子而下四配十哲及先贤先儒的言行事迹。作者意在广博,而轻于考证。子夏《易传》,

  • 和剂局方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书经旨略

    一卷。明王大用撰。其生卒年不详,大约明正德、嘉靖间在世。大用字时行。兴化(今福建莆田县)人。正德三年(1508)举进士,官至副都御史。《书经旨略》一书不载经文,多推衍阐述传注之意,对经文中宜彼此对照之

  • 永济县志

    二十四卷。清李荣和、刘钟麟修,张元懋纂。李荣和字木庵,河北安国县人。拔贡出身,光绪四年(1878)由岚县调任永济县知县。设县以来,百有余年,未经修志。光绪十二年,荣和取康熙三年之州志,与乾隆十九年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