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氏传说

春秋左氏传说

二十卷。宋吕祖谦(详见《古周易》)撰。吕氏一生研究《左传》,共著三书,一是《左氏类篇》(已佚),二是《左氏博议》,三即此书。吕氏为宋代著名散文家,其治《左传》亦重其文史,此书卷首《看左氏规模》云:“看《左传》,须看一代之所以开降、一国之所以盛衰、一君之所以治乱、一人之所以变迁。能如此看,则所谓先立乎其大者,然后看一书之所以得失。”虽仍立足于《春秋》大义,但其偏重史实,较诸儒之拘于书例、变例,则稍胜一筹。吕氏之说《左传》,既称扬其能通过对史实之描述而明辨其是非曲直,“以十分笔力写十分人情”,但又批评“左氏虽才高识远,然不曾明理,溺于习俗之中,而不能于习俗之外别着一只眼,看此左氏纪述之失也。”吕氏对《左传》的批评,是基于《左传》解经的旧说。吕氏重文,故朱熹批评此书“遣辞命意,颇伤于巧”。《四库提要》为之辨云:“朱子所谓巧者,乃指其笔锋颖利,凡所指摘,皆刻露不留余地耳。非谓巧于驰辨,或至颠倒是非也。”吕氏论《左传》,要在明其如何申经之大义,与诸儒之治经传者无异。然吕氏之“巧”,则在其重视《左传》文字表达之技巧,此又与诸儒截然相别。吕氏不但重文,也重史。如卷二论毕万卜筮事云:“看《左氏》所载敬仲、毕万之言,盖左氏之世,适当战国之初,田魏始兴,故夸诬其祖,以神下民。当时民无有知者,故皆信之。左氏亦惑于流俗之见、不能于流俗之外着一只眼,故于敬仲、毕万之事亦从而书之。”又云:“以此知战国时已自有符命惑人了。虽左氏好说符怪,然战国之时,已自相传,如此便到得陈涉以符命惑乱一世,遂盛于王莽。”即是从历史之角度论《左氏》之失,远胜于诸儒之空谈。此书文体类似宋代散文家之史论,随事立论,随文解义。或一事一议,或总若干事而一论,均有感而发。现存清《通志堂经解》本、《金华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节孝语录

    一卷。北宋徐积(生卒年不详)撰。徐积字仲车,山阳人。进士。元祐初授扬州司户参军,为楚州教授。历和州防御推官,改宣德郎。卒于监中岳庙,政和六年(1116)赐谥孝处士。是书,为其门人江端礼所录。《文献通考

  • 范身集略

    八卷。清秦坊(详见《范家集略》)编。《范身集略》是秦坊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是编辑范身之义。其大概内容分为八部。即成部、应部、容部、贞部、慎部、坦部、辨部、诫部。每一部为一卷,各有子目,共二十六目。书中

  • 荣木堂赋

    一卷。明陶汝鼐(详见《荣木堂文集》)撰。此集有赋一卷,共六首,分别为《昔游赋》、《哀湖南赋》、《洞庭湖赋》、《汤泉赋》、《荔枝赋》、《小孤山续梦赋》。尤以《哀湖南赋》著称,仿效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庾信的

  • 眼科秘书

    二卷。清释月潭(生卒年不详)撰。释月潭生平事迹不详,仅知其为四川人,住峨眉山,为眼科名医,康熙年间,翰林荆南张志清游蜀,张氏喜集医方,闻释氏藏有秘书,于镇将席上遇之,乞其书不可得,故效法朱彝尊窃取钱曾

  • 离骚辩

    一卷。附《山鬼》不分卷。清朱冀(生卒年不详)撰。朱冀,字天闲,号悔庵,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朱氏对朱熹《楚辞集注》、林云铭《楚辞灯》甚为不满,故撰《离骚辩》加以反驳,并自立新说。还于书前标“别开生面”

  • 离骚草木疏补

    四卷。明屠本畯(生卒年不详)撰。屠本畯,本名畯,字田叔,鄞县(今浙江鄞县)人。以门荫入仕,官福建盐运司同知。《疏补》卷首有《离骚草木疏补序》(屠隆纬真撰),《自序》,《黎民表序》,吴仁杰原序。《离骚草

  • 紫阳真人悟真直指详说三乘秘要

    见《悟真篇注疏》附。

  • 资治通鉴释文辨误

    十二卷。宋元之际胡三省(1230-1302)撰。三省字景参,一字身文,台州宁海(今属浙江)人。宋宝祐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生平深好《资治通鉴》,著有《资治通鉴音注》、《资治通鉴释文辨误》及《竹素园

  • 方氏左传评点

    二卷。清方苞(详见《周官集注》)撰。方苞论学以宋儒为宗,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尤其致力于《春秋》和《三礼》,所著有《周官集注》、《周官析疑》、《春秋通论》、《春秋直解》等等。此书分上下二卷,不录经传全文

  • 说文问疏证

    一卷。清姚凯元(生卒年不详)撰。凯元字子湘,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姚文田之孙。《说文问》附刻于《说文校议》之后,是严可均与姚文田同撰《说文校议》时撮录疑惑难解之字而成编,凡四十六条。凯元便仿薛传均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