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阙如编

春秋阙如编

八卷。焦袁熹(1660-1730)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上海市)人。清代经学家、诗人。康熙三十五年中举后,不赴会试,专研经学,工科举之学,诗亦戛戛独造,不侪流俗。除此书外,焦氏还有《此木轩诗集》、《此木轩直寄词》。此书是未成之书,只列成公八年而止。《穀梁传》发《春秋》“常事不书”之例,宋孙复《春秋尊王发微》衍为“有贬无褒”之说。宋元明诸儒承袭其说,以为《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上至周王,下至列国,无一人免遭孔学讥贬,明吕楠《春秋说志》甚至认为孔子贬及天道。焦氏此书旨在纠正诸儒说褒贬之失,认为《春秋》据史直书,无关褒贬。如隐公盟蔑,诸儒以为恶私盟,焦氏则以为继好息民,胜于相虞相诈;无骇之帅师入极,诸儒以无骇书名为贬,焦氏则认为此若后世帝之胄不系以姓,非贬,如此之类数十条,皆驳诸儒有贬无褒之说。隐公元年春王正月,诸儒于此多发大义,而焦氏则谓:“元犹始也,首也;继父惠公为君,逾年乃称元年,犹言我公之第一年也,是年是周平王之四十九年。以其是鲁国之史,故自纪其君之年而已,不得称周王之年也。”又云:“圣人因旧史之文录之,褒贬予夺无所施于其间。至如尊王之义,正始之义,若此之类自然皆在其中,不烦措意设辞,谓我之意斤斤然特寄乎此也。”此说在当时实有过人之处。书末附《读春秋》数条,论即位或书或不书,四时或备或不备,此乃有史之本无,有传写之脱佚,并非孔子有意增减笔削,旨在破诸儒穿凿之说。此书以《左传》所载之《春秋》经文为主,而曰《公羊》、《穀梁》之异文则以小字附注其后。其书之取名“阙如”,则取自《论语》“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之句,表明了作者反对主观臆造的治学态度。《四库》系从焦氏手稿传抄,现存嘉庆九年钱氏刻本。

猜你喜欢

  • 云麓漫钞

    十五卷。南宋赵彦卫(生卒年不详)撰。赵彦卫字景安,绍熙(1190-1194)年间曾任乌程长官,又任徽州通判。此书卷首有开禧二年(1206)赵彦卫自序,题曰新安郡守。其余生平事迹皆不详。据自序称,此书初

  • 穆参军集

    三卷。附录《遗事》一卷。宋穆修(979-1032)撰。穆修,字伯长,郓州(今山东郓城)人,北宋散文家。大中祥符中赐进士出身。曾任泰州司理参军,颍州、蔡州文学参军。穆参军集共有诗五十六首,文二十篇。穆修

  • 性理钞

    二十卷。明杨道会(生卒年不详)撰。杨道会字惟宗,晋江(今属福建)人。隆庆二年(1568)中进士。官至湖广左布政使。此书取《性理大全》删节繁冗而成。书前有万历十六年(1588)王道显所撰的《序》,称其更

  • 春秋日南至谱

    一卷。清成蓉镜(详见(周易释爻辞》)撰。该书用古四分历及三统历推算春秋时二百四十二年间隐公十一年、庄公元年、庄公二十年、僖公五年、僖公二十四年、文公十年、宣公十一年、成公十三年、襄公十三年、昭公元年、

  • 洺水词

    一卷。宋程珌(1164-1242)撰。程珌生平详见《洺水集》辞目。是集录词二十一首,系由毛晋从《洺水集》中摘出,另行刊行。程珌文章以欧阳修、苏轼为宗,其词亦出入苏、辛(弃疾)二家之间。其词时有奇句,不

  • 读尔雅日记

    ①一卷。清杨赓元撰。赓元字良孚,江苏吴县人,光绪甲午(1894年)副榜。是编记其读《尔雅》所得。其中订正郭注之误,皆确有依据,非穿凿附会者比,且谓《说文》、《尔雅》异同可以互证,认为不当据《说文》以改

  • 王公处分则例

    四卷。不著编辑人名氏,也无著成年月。根据书的内容,可以断定为道光时所修。其卷一为公式,卷二为选举、考劾、限期、封荫、文移、营私、仓库、俸饷、户口、恤赏承催解支、灾赈、本章,卷三为祀典、仪式、印信、考试

  • 崇古文诀

    三十五卷。宋楼昺(约1207前后在世)撰。楼昺字旸叔,号迂斋,浙江鄞县人。生卒年不详。旸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从事郎,迁宗正寺主簿。卒追赠直龙图阁。楼昺受学于吕祖谦,与弟楼昺俱以文名。是集所选古

  • 四书讲义

    六卷。明郑晓撰。郑晓详见《禹贡图说》条。此书乃其为南京太常寺卿时所作。万历三十七年(1609),其孙郑心材始刊之。《四库提要》原题无卷数,据《四库采进书目》知当为六卷。《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亦作“六卷,

  • 大宁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高维岳纂修,魏远猷纂。高维岳,字燮堂,关中人,曾任大宁县知县。县志始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县令大定举人阎源清所修。其书规模粗具,遗事鲜详,其后至光绪年间又百余年莫能继轨,而旧编又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