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潭名人法帖
四卷。清冯准辑。所收皆湖南湘潭一邑之书人。第一卷明代周星、李驭芳、王岱、唐世征、郭幼隗。第二卷陈鹏年、张烂。第三卷李观正、曹试。第四卷罗修源、秦定关、陈潭屿、张九钺、宋本敬、周新霁、胡师孟、张顾堂、周系若共十九家。此帖于同治六年(1867)刻成,后有冯准自跋。有湘潭冯氏本。
四卷。清冯准辑。所收皆湖南湘潭一邑之书人。第一卷明代周星、李驭芳、王岱、唐世征、郭幼隗。第二卷陈鹏年、张烂。第三卷李观正、曹试。第四卷罗修源、秦定关、陈潭屿、张九钺、宋本敬、周新霁、胡师孟、张顾堂、周系若共十九家。此帖于同治六年(1867)刻成,后有冯准自跋。有湘潭冯氏本。
一卷。北宋晁说之(1059-1129)撰。晁说之字以道,济州钜野(今属山东)人。少慕司马光之为人。光晚号迂叟,说之因自号景迂生。官至试中书舍人,兼东宫詹事。说之淹贯群书,著作繁富。有《景迂生集》,晁公
六卷。明赵献可(生卒年不详)撰。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一作“医无闾子”),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学识渊博,尤擅易学而精医学。其医派出于薛己、张景岳,偏于温补,反对滥用寒苦攻伐,倡导肾水命火之说
①十四卷。清戴梦熊修,李方蓁纂。戴梦熊,字汝兆,浙江浦江县人。出身监生,康熙十五年(1676)任阳曲县知县。李方蓁,曲沃人,举人,任阳曲教谕,学问渊博,品行端方,严于自修,勤于课士。奉督学檄纂修通志。
不分卷。清杨廷芝撰。杨廷芝字仁圃,山东蓬莱(今山东蓬莱)人。是书题云“遵朱会通”,大旨详于自序。廷芝以为朱子教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故《宪问》篇“不患”章尝四见,而注云,凡指同而文不
三卷。朝鲜申绰撰。该书前有申氏自序,序云:“使三家在者,未必其言尽得风雅之旨。然去古未远,且传受有素,参听并观,拔尤从长,有足以阐发幽滞,辩别莠好,而今不可得矣。其散出于杂文,或诸家传注者,亦多可观。
四卷。近人易顺鼎(1858-1920)撰。顺鼎字仲实,号湘农,又号哭盦,湖南汉寿县人,光绪元年(1875)举人,官广西右江道、云南临安开广道、广东钦廉道等。顺鼎以诗名著海内,对经学亦有研究,此书刊行时
九卷。清陈孚撰。陈孚字石美,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是书首有简亲王、孙嘉淦、潘思榘、程景伊、刘于义诸序、陈孚自序及附记十三条。篇首又有提要,大率以朱子为宗,对《四书大全》中所载诸家之说,采其析理精当
一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此《乐纬动声仪》一卷凡二十九条,系谈乐声发动等内容。声有缓急之不同,分为五种即宫、商、角、徵、羽,又各以人事当之。以人事不同而推出乐声不同的原理,故宫为君,其声宏以舒;商为臣
九十卷。清吴谦(生卒年不详)等编。吴谦字六吉,歙县(今属安徽)人。乾隆年间曾任太医院判,乾隆四年(1739)奉敕与刘裕铎主编此书。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唯《伤寒论》、《金匮要略》始有法有方,而诸注又
八卷。明华叔阳(1540?一1580?)撰。华叔阳,字起龙,江苏无锡人。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礼部主事。年二十九岁卒。著有《华礼部集》。是集为华叔阳诗文集,凡八卷。体例仿王世贞四部稿式,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