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晦庵集

晦庵集

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宋朱熹(1130-1200)撰。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南宋理学家、教育家。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授泉州同安主簿。孝宗即位,数上言反对主和,与宰相汤思退、洪适不合,归。其后历任枢密院编修官,知南康军、提点江西刑狱公事、秘阁修撰等职。光宗时,任江东转运副使,知漳州、潭州。宁宗时,任焕章阁待制、待讲。时韩侂胄擅权,禁道学,朱熹被劾。庆元四年(1198),宁宗亲订伪学逆党籍,他在其中。两年后病卒。谥文,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朱熹是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他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学说,为理学之集大成者,世称“程朱学派”。朱熹认为理和气不能分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强调“理在先,气在后”;“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弃“私欲”服从天理。主张恢复三代之治,愿“周孔之道”常存。他的学说,被视为理学正宗对后世影响极大。朱熹为学强调穷理,认为“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所以他竭其精力,研究六经孔孟。他论文,认为“古文之与时文,其使学者弃本求末,为害等尔。”论诗,认为只应论志之所向高下,不应论工拙,如果留情于工拙,则“葩藻之词胜,言志之功隐矣。”他是理学家中谈文最多的人,他重视穷理致知,论述中亦有不少独到的见解。朱熹著作甚富,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著作影响最大的有《四书集注》、《诗集传》、《楚辞集注》、《通鉴纲目》、《周易本义》等。自为诗文则有《晦庵集》一百卷、《续集》五卷、《别集》七卷,为康熙时蔡方炳、臧眉锡所刊,方炳书后题曰“朱子大全集”。今有《四库全书》本。另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一百卷、《续集》十一卷、《别集》十卷。《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和《洪氏唐石经馆丛书》等本。

猜你喜欢

  • 藤花亭曲话

    五卷。清梁廷楠(详见《江梅梦》)撰。此书为关于元、明、清杂剧和传奇以及声律的论著。大体上是,卷一汇录古今人著作名目,只标其目,非关曲话,而其目只依据李斗《扬州画舫录》所载黄文旸《曲海目》,未加考核,沿

  • 鸣道集说

    一卷。金李纯甫(1185-约1231,一说1177-1223)撰。李纯甫字之纯,自号屏山居士,弘州襄阴(今河北阳原)人。承安二年(1197)经义进士。前后三入翰林,仕至尚书右司都事。李纯甫初业词赋,后

  • 千古辨疑

    七卷。明陈锡(生卒年不详)撰。陈锡,字南衡,天台(今属浙江省)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此书为辨证经籍疑义而作,其中天文一卷、地理一卷、诗一卷、书一卷、律吕一卷、春秋一卷。《四

  • 四书章句附考

    四卷。家塾读本句读 一卷。清吴英及其子至忠撰。吴英字伯和,江苏吴县人。是书首有吴英自序,言命其子忠遍觅借古本四书,求疏释四书之书。以求《朱子章句集注》最后改定本及传写未误者,别录一部,而私记考证附于后

  • 郑大司农蔡中郎年谱合表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编。此书为东汉郑玄及蔡邕年谱合表。郑表据沈可培所撰《郑康成年谱》,蔡表据王昶所撰《蔡中郎年表》。书横分三格,上格纪时事,中格纪郑,下格纪蔡。二人行事撰述,与时事有

  • 沈文节公事实

    一卷。清沈守廉,编撰。守廉清末浙江海盐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书记其父沈炳垣事迹。炳垣,字紫卿,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至右春坊右中允。咸丰五年(1855)至广西督学,道径梧州时遇难。诏赠内

  • 抱山堂集

    十四卷。清朱彭撰。朱彭字亦钱,号青湖,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未详。诸生。朱彭博治群书,尤熟于掌故。曾撰《吴越古迹考》若干卷、《南宋寓居录》若干卷,足以传后。惜不戒于火,致使文献无征。又撰《湖山遗

  • 经典释文考证

    三十卷。卢文弨(详见卢文弨录《五经正义表》条)撰。唐著名经学家陆德明(详见《经典释文》条)撰《经典释文》一书。清《四库全书提要》称“残膏剩馥沾溉无穷者也”,但清《四库全书》所收为“通志堂刻本”。清何焯

  • 算学启蒙

    三卷。元朱世杰(详见《四元玉鉴》)撰。1299年朱世杰在扬州刊刻了《算学启蒙》,全书共三卷二十门二百五十九问。卷首为“算学启蒙总括”,列出十八条常用数据及法则:1.“释九数法”(九九乘法歌);2.“九

  • 读鶡冠子

    一卷。清俞樾(1821-1906)撰。此书为樾读《鶡冠子》时写的札记。全书虽仅三十余节,但其校正错误,颇有可采之处。如《天则篇》“盖母锦杠悉动者”,母作毋。《道端篇》“内有挟度”,挟作揆。《泰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