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南宋员兴宗(生卒年不详)撰。员兴宗字显道,仁寿(今陕西麟游西)人。历官著作郎、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乾道(1165-1173)中以谗被罢奉祠。平时观览历世纪解传注之言,凡于理未安者,“退且惧其不纯
四卷。明樊良枢(约1619年前后在世)撰。樊良枢,字尚植,一号致虚,江西进贤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官至浙江提学副使。著有《樊致虚诗集》。是集为良枢诗集,凡四卷:《匡山社集》一卷
十卷。清代朱泽沄撰。朱泽沄字湘陶,号止泉,宝应(今江苏中部)人。著有《王学辨》、《止泉文集》。此书针对宋代以来朱(熹)陆(九渊)二派相互争胜的状况,详细地叙述朱熹求学的始末,以此反驳陆(九渊)王(守仁
见《官场现形记》。
残存二十二种,一百三十五卷。清邓实(详见《古学汇刊》)编。清建国之初,为巩固其统治,大兴文字狱,以致明末清初的许多学者著作遭禁毁,直至民国初年,这些著作才开始流传于世。《风雨楼丛书》所收多为晚明野史遭
十卷,明王世贞撰。世贞(1562-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王世贞嘉靖年间考取进士,授刑部主事,因父亲王忬为严嵩所害,持丧归家。隆庆时又出任浙江、山西、湖广、广西地方长官
六卷。清蓝光策撰。光策字子彦,四川资阳(今四川资阳)人,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举人。著有《启秀堂文集》等。光策对西方的国际公法有所研究,以中国古代经典比附国际公法,认为《春秋》一书,是孔子自撰的法
五十五回。题“鸳湖渔叟校订”,与《说唐演义全传》同一作者,未确知是何人。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叙唐太宗年间罗通征北番和薛仁贵征高丽两个主要中心故事。简称《说唐后传》。前十四回写罗通征北:李世民拜秦琼为帅征
十二卷。元李冶(1192-1279)撰。李冶,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人。李遹次子。少时于元氏(今河北元氏县)求学。金正大七年(1230)词赋进士,任钧州(今河南禹县)知事。
一百卷,清钱大昕撰。钱大昕(1728-1804),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市)人,字晓征、及之,号辛楣、竹汀,晚号潜研老人。乾隆进士,由编修累官至少詹事,广东学政。乾隆四十年(1775年)丁忧后病不复出。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