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景陵县志

景陵县志

①十二卷,清李馨修,吴泰纂。李馨,字兰若,陕西狄道人,贡生,康熙初官景陵知县。吴泰,字梅里,号岳宗,景陵县人,库生。景陵县志由宋浙江嘉定人林英发创修,其后有弘治志、嘉靖志、天启志,俱佚。康熙初年,李馨莅任景陵知县,鉴于变革之际,县城屡遭兵燹,旧志板籍多已残缺,故聘吴泰续加修辑。历二年告竣,《景陵县志》康熙七年(1668)刻本。共十二卷。为卷一建置志,卷二星占志,卷三舆地志,卷四城圉志,卷五学校志,卷六风土志,卷七乡祀志,卷八版籍志,卷九秩官志,卷十至卷十二人物志,后又附以杂志,别载诗词文章。此志修于清代开国之初,于兵燹之后,遗迹渐毁,故志凋零,此时修志,志一县人文地理,实属不易。不足处,此志有舛误,且复芜杂。如:不列选举。凡科贡诸事,皆附于人物,摒文苑、儒林、卓行各门,均入隐逸;秩官志中,虽备列细目,但失考者不少;杂录中,备载诗文,二者名不相类,强为列入。流览此志似若缺艺文一门,是其不伦之处。但此志上承明代旧籍,下启清代诸志,不至散佚,欲查元明遗闻,舍此无他,故不可因其编次杂乱而摒弃。② 十二卷,清钱永修,戴祀纂。钱永,字子膺,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康熙间景陵知县。戴祀,字小宋,号南堂,景陵县人,诸生。景陵县志自康熙七年(1668)县令李馨修后,迄三十年,时值清廷纂修《一统志》,乃令各省辑通志以备采择,各省复命各县,催成县志。钱永任知县,重辑县志,聘戴祀主其事。因两志相距时间过近,仅能略正昔谬,其它类目,多用旧稿。《景陵县志》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本,全书十二卷。钱永自言对有关政化者详,时至事起者续,学校为教化之首,田赋为民生之基,详而慎,城廓仓庾、堤防、驿津,为官之守,详而慎,其他如星占、灾祥、山川、古迹、祀典、封建、佛宫、道院、人物、艺文,因不宜挂漏,而搜罗经籍,多方询咨,可纪则纪,可载则载。由此可见此志之慎审。钱永自誉此志轻重有序,体制不糜。但该志之失于此,其体例多仿李馨前志,前志之失,未能为鉴,从而蹈之。

猜你喜欢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三卷。赵钺、劳格撰。赵钺、劳格,均见《唐尚书省郎官自柱题名考》条。唐太宗时,御史台别置台狱,囚禁刑徒,以备审讯。武则天时任用酷吏,台狱恒满,殿中侍御史崔惇又于其旁列置精舍,以佛典忏悔刑徒,因撰《大唐御

  • 浣花集

    十卷。《补遗》一卷。唐韦庄(836-910)撰。韦庄,字端己,杜陵(今属陕西)人。少孤,家贫力学,工诗,尤善长短句。乾宁元年(894)进士第,授校书郎。转补阙。后仕蜀王建,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文献通

  • 江北运程

    四十卷。清董恂撰,董恂,原名醇,以避同治载淳字而改名恂。江苏甘泉县人,道光进士。官至顺天府尹、户部尚书。是书为董醇任顺天府尹时所汇辑。首为恂自序。是书前二十卷,为自京师大通桥达通惠河经直隶山东两省境至

  • 诗经叶韵辨

    一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是书原为《诗经稗疏》附录,大旨乃以《诗经》为例,揆之以六书之正义,力主明代陈第诗无叶韵之说。摘举纠订古音叶读之舛误,今韵通用之乖方,并列举十蔽,以明叶韵除而真诗自

  • 古愚心言

    八卷。清彭鹏(1637-1704)撰。彭鹏,字奋斯,号无山,一号古愚。莆田(福建省厦门市)人。顺治十七年(1660)举人。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反叛,逼迫彭鹏出任伪职,彭鹏坚拒不赴。事平后,由三

  • 峡山神异记

    一卷。宋王辅(约1216年前后在世)撰。王辅,字、号、生平、生卒年均不详,只知其作过泷水令。《峡山神异记》一书作于嘉定戊寅年。作者在自序中说,这部书系作者备员西征,始闻峡山非常可骇之事,始犹未敢以为然

  • 春秋三传异文核

    一卷。清朱骏声(详见《仪礼经注一隅》)撰。《春秋》三传传写各有师承,汉隶至唐又多变迁,故异文颇多。许慎《说文解字》去古未远,但所引经语与今本不合之处很多。骏声精于形声训诂,对三传中的异文进行考证,特别

  • 潏水集

    十六卷。宋李复(约1093前后在世)撰。李复,字履中,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元丰二年(1079)进士。绍圣间为西边使者,历官熙河转运使,终于中大夫集贤殿修撰。李复喜言兵,于书无所不窥,尤工

  • 诗经广诂

    三十卷。清徐璈撰。璈字樗亭,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十九年(1814)进士,官浙江临海知县。该书卷首有洪颐煊序,称其收集散亡,凡古言古字,片语单词,无不穷源探委,以期有裨于“兴观群怨”之旨,厥功甚

  • 秘传证治要诀

    见《证治要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