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
见《神农本草经》。
见《神农本草经》。
二卷。《后集》二卷。《续集》四卷。《新集》六卷。宋刘克庄(1187-1269)(详见《后村集》)撰。是书为刘克庄晚年所著。其中,只有前集单本刊行,其余均编入其文集之中。据后卷自跋称,前后二集,为六十至
《乡言解颐》五卷,清李光庭撰。卷一天部,卷二地部,卷三人部,卷四卷五为物部上下。全书以乡语农谚证天文、地理、人情、物态等,于百工技艺、商贾市肆、民俗风物、轶闻琐事等皆有记述。《吴下谚联》四卷,清王有光
十二卷。宋王寀(生卒年不详)辑。王案,字辅道,敷阳(今江西德安)人。此帖成于宋大观三年(1110),卷前有《目录》一卷,卷后有作者自跋。其正文共十二卷,第一卷收夏、商、周三代金石文字;第二卷为秦、汉以
不分卷。清阿桂(1717-1797)等奉敕修。阿桂,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白旗人。举人出身。历任伊犁将军、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是书不分卷数,以奉天、直隶、江苏、安徽、浙江五省为第
一卷。元彭天锡(生卒年不详)撰。彭天锡,字仁仲。湖州(今浙江吴兴县)人,生平无考。《政刑类要》主要记述作者生活的时代各种不同的法令,文字简明通俗。《政刑类要》有《永乐大典》本,清代时被列入《四库全书》
二卷。明徐复祚(1560-?)撰。复祚字阳初,号暮竹,又号三家村老,江苏常熟人。大司空徐栻之孙,博学能文,雅擅词曲。清无名氏《传奇汇考》著录此剧,谓明时旧本,不知谁作。清王应奎撰《柳南随笔》卷一载:“
五卷。清李调元(1734-?)撰。调元另有《易古文》,已著录。李氏认为《周礼》乃“古周官底簿”,其自序称,曾作《周礼笺》,“复以其余,摘取注中经文互异之字而笺之”,而成此书。李氏又说,过去人们对《周礼
一卷。清陈宏谋(1696-1771)撰,宏谋字汝咨,号榕门,广西临桂人。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此谱谱主为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陈氏以明代马峦所撰《司马温公年谱》与史传文
十六卷。《附录》二卷。宋苏洵(1009-1066)撰。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苏洵二十七岁始发愤读书,屡试进士
二十卷。明李文凤撰。李文凤字廷仪,宜山(今广西省宜山县)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云南按察使司佥事。《越峤书》主要记述了洪武至嘉靖年间安南(公属越南)事迹。朱彝尊《曝书亭集》有《越峤书》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