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朱子诗义补正

朱子诗义补正

八卷。清方苞(1668-1749)撰。方苞字灵皋,号望溪。一说字凤九,号灵皋,晚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县)人,清朝著名散文家。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会试中试,以母病未预殿试。乾隆元年(1736年),帝知其长于文学,命入直南书房,累擢礼部侍郎,为文疑馆、经史馆、三礼馆总裁,后落职辞归。苞论学以宋儒为宗,其说经皆推衍程朱之学,尤致力于《春秋》、《三礼》。文学韩、欧,严于义法,非阐道翼教,有关风化者不苟作,以所标“义法”及“清真雅正”为旨归,文章风格简炼雅洁,为桐城派古文之初祖。著有《周官集注》十二卷、《周官辨》一卷、《周官析疑》四十卷、《考工记析疑》四卷、《仪礼析疑》十七卷、《丧礼或问》一卷、《礼记析疑》四十六卷、《左传义法举要》一卷、《春秋通论》四卷、《春秋直解》十二卷、《春秋比事目录》四卷、《离骚正义》一卷、《朱子诗义补正》八卷。有《方望溪先生全集》。苞读《诗集传》,以为朱子亦有所失,故作《朱子诗义补正》,以补充纠正前人之说。是书尊从朱说,然亦有己见,并非盲从,如《遵大路》、《有女同车》、《风雨》、《采薇》、《出车》、《杖杜》等,不取朱说,而从小序。又,《集传》从刘敞郑樵之说,以为《笙诗》六篇有声无辞,苞以为非也。苞云:《虞书》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故无辞则声无所附,不能成乐调。又云:孔子既祥,十日而成笙歌,笙而日歌,有辞明矣。又云春秋时宋公亨叔孙婼赋新宫,新宫下管也,无辞何以云“赋”,以此推断《笙诗》原有辞有声。此说甚是。然亦有说不合事理,如《载驰》中“控于大邦”本夫人之志,欲以卫难赴告齐国,请齐助卫,明告大夫君子毋以我行为过。后齐果助卫,此夫人之力也。苞则以为“控于大邦”为许人之所思,失却原意矣。是书最初刊本为其门人高密、单作哲编次,因刊本不多,流传不广。光绪初年冯焌光曾据萧散孚手抄本重刻。

猜你喜欢

  • 大别山志

    十卷。清胡凤丹撰。胡凤丹,著有《黄鹄山志》等。《大别山志》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共十卷。艺文则占六卷。兹篇详考古称之大别山于今之何处。古大别山在今何处,历来众说不同。《尚书》禹贡曰,内方至于大别

  • 星学大成

    十卷。明万民英撰。万民英字育吾,大宁都司(在今河北平泉县)人。嘉靖年间进士,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出为福建布政司右参议。本书取选旧传有关星学之书,排纂成帙,共收书八种:卷一《星曜图例》,卷二《观星节要宫

  • 名家表选

    八卷。明陈垲(约1547前后在世)编。陈垲,浙江余姚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官至广东提学副使。本书是陈垲在广东所选,以训士子之用。计有唐表一卷,宋表七卷。此类书,曾有明胡松所编《唐宋元名表》四

  • 周易指

    三十八卷。清端木国瑚(1773-1837)撰。端木国瑚字子彝,又字井伯,号鹤田,晚号太鹤山人。浙江青田人。早年因词章深受阮元所器重。中嘉庆三年(1798)举人,道光中受人推荐相吉地,叙劳授内阁中书。著

  • 喻林

    一百二十卷。明徐元太(生卒年不详)撰。徐元太字汝贤,宣城(今属安徽)人。嘉靖年间进士,累迁吏部主事,顺天府尹等。官至刑部尚书。徐元太阅读经、史、子、集及释、道诸书,把书中的譬语喻言,随手抄录,历经二十

  • 樗庵类稿

    二卷。明郑潜撰。郑潜,字彦昭,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由内台掾广东帅府从事,上计京师,遂为监修国史掾。后擢正字。历官监察御史、福建行省员外郎、海北道廉访副使、泉州路总管。入明,起为宝应县主薄,迁潞

  • 凫藻集

    五卷。明高启(1336-1374)撰。高启,字季迪,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与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授户部右侍郎,

  • 近溪子文集

    五卷。明罗汝芳(约1568年前后在世)撰。罗汝芳,字维德,江西南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三十二年(1153)进士。著有《孝经宗旨》等。《四库全书总目》撰者称,其学出于颜均,承姚江之末流,而极于泛滥。故其

  • 寸碧堂稿

    二卷。明汪膺(约1591-1643年间在世)撰。汪膺,字元御,号玉淙居士,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童年时即喜为诗。天启七年(1627)举人。汪膺年四十余而卒,所存遗稿无多。是集乃康熙中其子汪琬始为编辑,

  • 九九乐府

    一卷。清陈孤湣、郑亦亭(生卒年均不详)著。陈孤湣号鉴湖老髯。此集模仿清潘柽章、吴炎《今乐府》体,与其友郑亦亭合著。其内容为吟咏明朝之事,多含故国之思。因摘题八十一,合为九九之数,故名《九九乐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