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校正孔氏《大戴礼补注》

校正孔氏《大戴礼补注》

十三卷。王树楠(1851-1936)撰。王树楠,字晋卿,号陶庐老人,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任四川等省知县多年,官至新疆布政使;对文字训诂、新疆图志、欧西历史,均有研究。青年时曾好骈体文,后力攻古文,并工书法。文章多碑志、墓表、寿序之作。在北京文坛声名颇著,与桐城派代表人物张裕钊、吴汝纶引为畏友,著有《文莫室诗集》《陶庐丛刻》诸书,是书亦其中一种。书末有自跋,略言“《大戴礼记补注》,孔广森撰。旧有北周卢辩注,今存者二十四篇,余十五篇皆亡失。……后儒治是书者,鲜有专家,故经与注文,往往舛误混乱,至不可读。孔氏据宋刊旧籍,旁稽博采,作为补注,疏通证明,洵为卢氏之功臣。然往往拘守古本,穿凿附会以成其失,如《保傅》篇,纵上下杂采不以章,据《贾子》及《北堂书钞》所引,则‘上、下’二字为‘美’字之讹,而孔注则曰‘上为衣,下为裳’。‘再为义五’,据《贾子》当作‘爯为义五’爯即称之古字,而孔注则曰‘首止尊世子,葵邱尊周公,为再明王义’”(原文甚多,不备录)。凡此之显然脱误者,孔皆仍旧文,未加厘订,故王怀祖以守残之瑕讥之。今王君文泉有《大戴礼记补注》之刻,复与广稽群籍,参互诸家补漏以引伸孔氏之所未备,各为卷帙,附于其后”。未题“癸未(1883)十一月三日王树楠自识”。是书只录有校正者,如《王言》篇,只录“惟士与大夫之闻也”句起,不录“孔子闲居”至“惟士”上,《哀公问》篇,只录“与之为政”句起,不录“哀公问于孔子”至“与之为政”上,每篇大致都如此。是书于每篇之末,皆计字数如《王言》篇末,“载”凡一千三百六十四字补”,此指所引孔氏补注记文,下列细字,“今校定一千三百五十九字”,此为是书所校定字数;《本命》篇末,“载六百四十三字补,下列细字,今校定凡六百六十字”。按《大戴记》至清代撰述者始多,见于《清史稿·艺文志》者,有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汪中《大戴礼记正误》,胡培翚《大戴礼记笺证》,汪照《大戴礼记补注》,吴文起《大戴礼考》,王聘珍《大戴礼解诂》,其他《夏小正》注释尤多,曾子《孔子三朝》记亦专有注解,大戴之学,可谓日见昌明。孔氏等多本于戴震四库校本,而王聘珍《解诂》之本,又多据旧本,而于诸校本及见于类书者,往往不用。是书末引王聘珍本以参证,似嫌稍阙,但所校定原记文颇多,不附和卢、孔所注者也多,诚为有价值之作也。此书有《陶庐丛刻》本,畿辅丛书零本。

猜你喜欢

  • 诸子平议

    三十五卷。清俞樾撰。俞樾生平见“广雅释诂疏证拾遗”。《诸子平议》仿照王念孙《读书杂志》体例,所平议者为《管子》、《晏子春秋》、《老子》、《墨子》、《荀子》、《列子》、《庄子》、《商子》、《韩非子》、《

  • 庸庵集

    十四卷。元宋禧撰。宋禧初名元禧,后改名禧。字无逸,号庸庵。生卒年不详。余姚(今属浙江)人。元至正十年(1350)中浙江乡试。补繁昌教谕。明初预修《元史》,其中“外国传”自高丽以下悉出其手。书成不受职,

  • 墨林快事

    十二卷。明安世凤(详见《燕居功课》条)撰。此书记载作者所见古器、古刻、古书画等并各为跋语,共六百九十五则。其中多涉议论,间有考证之词。对了解文物有一定参考价值。书首有安世凤自序。其在自序中说:他有欧阳

  • 俨山纂录

    见《俨山外纪》。

  • 宋广东制置使凌公死事本末

    一卷。清凌鹤书撰。鹤书字孟徵,广东番禺(今广州)人,光绪举人。该书记南宋末年凌震死事。凌震字国威,吴人,宋理宗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官至广东制置使。者多史书皆谓凌震在屋山之战中投降元朝,解甲归乡

  • 警世阴阳梦

    十卷四十回。题“长安道人国清编次”,作者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书成于明末,作者当为与魏忠贤同时之明末人。该书为长篇小说,叙述明末宦官魏忠贤作恶多端和死后在阴间受审的故事。原刻本书首题识云:“长安道人与魏

  • 扬州变略

    一卷。明不著撰人名氏。《扬州变略》记弘光立朝南京后,命北来官军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为四镇,分防驻守。以史可法为督师,坐镇扬州,总摄其事。四镇拥兵自卫,不服从史可法调遣。高杰军原为李自成农民起义

  • 春秋左传类对赋注

    不分卷。清高士奇(详见《春秋地名考略》)撰。按,《春秋左传类对赋》是宋人徐晋卿所作,见前。此赋共一万余言,配俪工妙,庸次比偶,《左传》的宏纲大义,披卷可求,对初学者有所裨益。但每句之下只标年而不注事,

  • 左传翼服

    一卷。清胡匡衷(详见《周易传义疑参》)撰。《左传》自杜预《春秋经传集解》行,贾逵、服虔诸家之注遂湮没无闻。孔颖达撰《春秋左传正义》,主杜注而驳贾、服,胡匡衷认为不是持平之论。他认为现在流传的杜预注文,

  • 见素诗集

    十四卷。明林俊(1452-1527)撰。林俊,字待用,号见素。福建莆田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刑都主事,迁员外。以事下狱,谪姚州判官,迁南刑部员外,后擢云南按察副使、进按察使,改湖广,引疾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