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桂之华轩文集

桂之华轩文集

九卷。《补遗》一卷。清代朱铭盘(1852-1893)撰。朱铭盘少倜傥,善属文,壮事张裕钊,他的文章本有骈体基础,又有古文功夫。章太炎为其文集作序云:其文上规晋宋,下亦流入初唐。文集中有些作品,如《东援纪功碑》、《朝鲜平壤城箕子庙碑》等,皆有关张树声、吴长庆东征史事。《鲁仲连碑》、《泰伯庙碑》、《南菁书院记》、《马贞烈女铭》、《书温州老妇》等或闳肆,或雅炼,为士庶所传颂。《补遗》中收入《与张季直昆季联名致袁世凯绝交书》,以“不学无术”四字,断定世凯一生,指斥其驻韩时因应失当,书词咄咄逼人,持论极严,有类申韩笔法。朱铭盘去世后,其遗文亦曾由翰墨林书局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印行。后来,其外甥郑肇经增补遗一卷。于民国二十三年精校重印。

猜你喜欢

  • 六科证治准绳

    见《证治准绳》。

  • 中庸章句质疑

    二卷。清郭嵩焘(详见《大学章句质疑》)撰。是书首有王先谦序与嵩焘自序。嵩焘认为《中庸》一书,汉以来儒者多明其义,而其辨之明而析之精者从程子开始,朱子加以阐发疏通,功劳很大,但求之过密,析之过纷,不免有

  • 月虹馆法书

    六卷。宋米芾书,不具刻者姓名。米芾生平详见《画史》。此帖共收米书六卷,以礼、乐、射、御、书、数六字分卷,内容十分丰富,因其卷有董香光及王觉斯等题跋,故疑刻在清初。此法书虽笔法、气势与郁冈斋刻本等相去甚

  • 华严经义记

    一卷。北齐释惠光(生卒约六世纪)撰。惠光俗姓杨,定州长芦(今河北省定县)人。13岁随父入洛阳,归依了佛陀扇多,并由佛陀扇多度他出家。惠光学法专一,擅于独立思考,才学具佳,非常人可比。他出家不久就常为人

  • 重修成都县志

    十六卷首一卷,清李玉宣修,衷兴鉴纂。衷兴鉴,高县人,训导。《重修成都县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为十六卷首一卷,分十三门,依次为:天文、舆地、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列女、经籍、艺文

  • 形声类篇

    五卷。清丁履恒(1770-1832)撰。履恒字道久,一字若士,号东心,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官至肥城知县。著作尚有《春秋公羊例》、《左氏通义》、《毛诗名物志》、《宛芳阁杂著》等

  • 此木轩直寄词

    二卷。清焦袁熹(1660-1725)撰。焦袁熹字广期,金山(今属江苏)人。康熙举人。贯穿经学,工制义。诗亦富于独创,不同流俗。著有《春秋阙如编》、《此木轩纪年略》、《此木轩四书说》等。其学贯彻天人,包

  • 诗学事类

    二十四卷。旧本题明李攀龙(1514-1570)撰。李攀龙字子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少孤贫。嘉靖二十三年进士,累官河南按察使。才学广博,与吴国伦、徐中行等号称“后七子”。著有《沧溟集》等。本

  • 石室秘录

    六卷。清陈士铎(生卒年不详)撰。陈士铎字敬之,号远公,又名朱子华,自号大雅堂主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约生于明代天启年间,卒于清康熙末年。陈氏自幼家贫,读史书,后因不得志而弃儒业医。读医书几十年,精

  • 妙法莲华经统略

    六卷。唐代释吉藏撰。吉藏生平事迹详见《华严经游意》辞条。《妙法莲华经统略》是吉藏于开皇十五年(595)投足天台以后所晚出之作。与投足天台之前所作的《妙法莲华经义疏》,《法华去论》在科文释义方面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