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修馆诗存
一卷。清陆韵珊撰。陆韵珊,字浣香,浙江山阴人,陈瑨之妻。此书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书前有其弟陆寿芝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女陈琴仙所作跋语。
一卷。清陆韵珊撰。陆韵珊,字浣香,浙江山阴人,陈瑨之妻。此书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书前有其弟陆寿芝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女陈琴仙所作跋语。
六十三卷。北宋末南宋初江少虞(生卒年不详)撰。参见《事实类苑》。
① 一卷。晋綦毋邃撰,清马国翰辑。邃字及,里爵俱无考。裴駰《史记索隐》两引邃注《列女传》语,《隋书·经籍志》列其书于皇甫谧《列女传》之下,杜预《女记》之上,则邃为晋人无疑。《隋书·经籍志》邃有《孟子注
一卷。高拱(1512-1578)撰。高拱字肃卿,新郑(今属河南)人,明代政治家。嘉靖进士,累官文渊阁大学士。徐阶引入内阁,负气专横,为舆论所迫,乞归。隆庆时复入阁,官至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益专横。
十卷,首一卷。清黄丽中修,于如川纂。黄丽中字锦江,江苏如阜人,监生出身,光绪五年(1879)任栖霞知县。于如川,邑训导。考《栖霞县志》自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卫苌重修后,距其时已一百余年未修志了。
四卷。清毛奇龄撰。奇龄既作《仲氏易》之后,又取汉、唐、宋代以来言《易》之涉及卦变者,另加综合核对,编成此书。取名为《推易》,大概本《系辞传》“刚柔相推”一语,依照《仲氏易》“移易”义而作。大旨说朱熹《
十二卷。清刘葆真撰。葆真字眉峰,江西金溪(今江西金溪)人。是书卷首有郑任全、周天祐二序及凡例。书分上下截,上截列经文及朱注,下截列讲义。其讲义则列章旨于前,次列顺文诠叙,又次列剖析义蕴,自谓“逐章逐句
十四卷。清王士祯(详见《古权录》)撰。此集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王士祯所自编。共十四卷。书前有其弟子张云章序。士祯以诗名噪一时,有“一代正宗”之誉。其文亦“天姿朗悟”,“自然修洁”。张云章在序中称
一卷。清戴天恩撰。戴天恩字福承,萧山人。此书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从太极到八卦变为六十四卦,共有十五个图,而各图后均有说。卷末为象说、字义、统义三篇。其所图所说都是前人已有,所附三论也没有什么
三卷。不著撰人名氏。按郭氏《尔雅注序》云:别为音、图,用祛未寤。考《隋志》载《尔雅图》十卷,注云:郭璞撰。梁有《尔雅图赞》二卷,郭璞撰,亡。所谓“图赞”者,当止有“赞”而无“图”,故止二卷。《新唐书·
四卷。清王鸣盛(1722-1793)撰。王氏另有《尚书后案》,已著录。王氏从经、史、子及其注疏中广为钩稽、征引言及周制军赋者,辑成此书。书凡四卷,卷一自总论《周礼》军赋,依次为总论王畿军制、六乡、廛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