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新注

楚辞新注

八卷。附《天问校正》一卷。清屈复(1668-?)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年号金粟道人,蒲城(今陕西蒲城)人。乾隆初年,不赴征召,以诗文自娱。为人耿直,不拘俗礼,知识广博而扎实,有《玉溪生诗意》、《弱水集》等。《楚辞新注》是屈复晚年研究《楚辞》的重要成果。屈复自幼酷爱《楚辞》,但不满于前人注解。加上他祖上为楚人,对屈原作品与楚国遗风、故物、芳草,充满向往缅怀之情。于是乃注《楚辞》,从乾隆三年(1738)正月开始,至三月注成此书。所参照者仅有王逸、洪兴祖、朱熹、林云铭四家。协韵则依毛奇龄《古今通韵》。本书所注只限屈原、宋玉、景差作品。又认为《天问》错误很多,作《天问校正》一卷。内容顺序为:目序(道光本有崔希骃序,列前),目录,《史记·屈原列传》,凡例十二则,沈亚之《屈原外传》,附《楚怀襄二王在位事迹考》,正文,卷末在《天问》篇后附《天问校正》,末附班固《离骚赞序》,王逸序,洪兴祖序,刘勰《辨骚》。正文卷一为《离骚经》,卷二至卷三为《九歌》《天问》,卷四至卷五为《九章》、《远游》,卷六为《卜居》、《渔父》、《九辩》,卷七至卷八为《招魂》、《大招》。注释体例为:每篇前有解题,正文分段注疏,音义注释写于正文之下,段意写于段后,篇末为全篇大意。特点:一、充分肯定前人研究成果,又以自己新意加以疏解。《凡例》中说明任何研究工作,都不是少数人一朝一夕完成的,前人的可取见解,标姓名列出,不敢掠美,就是错的,也可以开发人的思路。特别肯定了《楚辞》第一部注释著作。因为屈氏认识到“天下事创始难,继者差异”,所以此书采集旧说时将王逸之说列于众家之前。一是表明“筚路蓝缕之功,二是表明“存古”(引文均见《凡例》)。作者并非照录旧说,还提出自己新意。如对《离骚》、《天问》《九歌》在解释上提出新看法,在未看汪瑗、王夫之《楚辞》著作时提出《礼魂》是“前十篇之乱辞也”的说法,认为《七谏》、《九怀》、《九思》诸篇之后皆存乱辞是模仿屈原的作法。所以崔希骃在《后序》中赞屈复:“持论之高,尤多出人意表,实有默契乎千载之上者。”二、从文学整体角度,不拘一章一句释《楚辞》。屈复认识到《离骚》难解之处在于大义,所以他不囿于无关宏旨的词语注释,如“初度”二字,各种解释都顺文气,无损大义,俱不深辨。加之屈氏工诗,对每篇诗作从解题,归纳段意,总括篇旨,加以疏解,颇能揭示屈原作品言外之意。版本有:乾隆三年(1738)原刊本,北京图书馆藏,四册。厦门大学藏本,有澹园批跋。同年弱水草堂刻印本,清华大学藏,四册。易居堂刻印本,浙江、吉林省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五年(1936)陕西道志馆印《关中丛书》本,浙江图书馆藏。又南京图书馆藏屈来泰(屈复曾孙)抄本《新录楚辞全集》八卷,或录于刻本之后,文字略有出入,当有所据。

猜你喜欢

  • 颜子鼎编

    二卷。明徐达左(生卒年不详)编,高阳(生卒年不详)删补并注。达左字良夫,号松云道人,平江(今湖南省平江县)人,元末曾遁迹邓尉山,洪武初,起为建宁县学训导。高阳,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仕履不详。考历

  • 诠叙管子成书

    十五卷。明梅士享(生卒年不详)撰。梅士享,字伯献,宣城(今安徽宣城县)人。《管子》一书明代旧本均为二十四卷。梅士享此本合作十五卷。梅士享根据自己的看法对《管子》进行诠释。梅士享将一篇分为上、下两格。认

  • 吹网录

    六卷。清叶廷琯(生卒年不详)撰。叶廷琯字紫阳,号调笙(一说字调生),晚号十如老人,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廪贡生,候选训导。同治(1862-1874)初,举孝廉方正,辞不就,专事著书刊书。著有《欧陂渔话

  • 元朝秘史

    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蒙古秘史),作者佚名。十三世纪蒙古官修史书。主要依据宫廷所藏“脱卜赤颜”(蒙古语“历史”)撰修,原文为畏兀儿体蒙古文。明初,四夷馆以它作为学习蒙文的教材,用汉字音写蒙古

  • 敦煌写本篆书千字文

    一卷。梁周兴嗣撰。周氏生平著述,见《敦煌写本真草千字文》。此卷首尾均泐,见存之文,自“匡合”字起,至“九州”字止,正文全用篆字,旁有楷书释文似为初学而设。其文辞与通行之周书无殊,惟书艺未精,篆法间违绳

  • 忠义水浒传

    见《水浒传》。

  • 含山邑乘

    三卷,明牟蓁修,蒋椿等纂。即《嘉靖含山县志》。

  • 群经字诂

    七十二卷。清段谔廷撰。谔廷字庵,湖南黔阳人,道光年贡生。段氏先有《四书字诂》,经宁乡黄本骥编订,集资付梓。此书对凡已见于《四书》的字,均不再录,而内容芜杂实甚。即以《易经》中的字为例,“挥”字则引《文

  • 文章轨范

    七卷。宋谢枋得(1226-1289)编。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曾为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为罢斥。德祐元年(1275)起用为江东提刑、

  • 复古诗集

    六卷。元杨维祯撰。维祯生平事迹见《东维子集》。此集所载皆琴操、宫词、冶春、游仙、香奁等作。古乐府亦杂侧其间。为其门人章琬所编。因其体裁皆时俗不为,放以复古为名。琬序称所辑共二百首,连同吴复所编又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