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楚辞达

楚辞达

一卷。清鲁笔(?-约1747)撰。鲁笔,字雁门,号蘸青,一号榆谷,雷州(今广东海康)人。科场屡受挫,遂闭门著书。精六书韵律。有《见南斋诗文集》、《楚辞达》。乾隆年刊本有梁同书序与方城的书后跋。嘉庆刊本增师范的序。序、跋文除介绍鲁氏生平,此书撰写过程等,主要赞誉了此书。本书一卷,只注《离骚》,因看透此篇,以后各篇迎刃而解,一篇通达,其它篇都会通达,故名曰《楚辞达》。内容分注释、《读骚指略》两部分。注文三十七条,《读骚指略》分总论、篇章、段落、气脉、神吻、章法、笔法、句法、字法、骨法、辞法、补法、过文法、倒掉法、隔类相照法、移步换形法、兮字法、虚字法、从古韵等十九项。本书特点是注重《离骚》文义与章法结构的分析。从《读骚指略》所列项目可知,将作文法,语言分析等运用分析《离骚》之中,前人很少及此。在具体分析中,能加以体现。如对“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之“民心”,解释精道,认为“民心”作人心,既指屈原自己,也指党人,含正心、邪心,楚王全不能明察,此词上承屈原“朝谇夕替”的遭遇(不察正心),又启下文众小人对屈原的诬陷(不察邪心),不但释义准确,也揭示出诗文结构上的关键词语。此类分析,时有所见。但曲解穿凿之处亦不少。如“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本为比喻自修高洁品质的诗句,鲁氏却曲解为比喻“王者之香”与“前哲之遗徽”,反以求新、求深而害义。版本有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见南斋刻本,清华大学藏。清嘉庆九年(1804)赵州师范编《二余堂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张子全书

    十四卷。北宋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学者称横渠先生。嘉祐二年(1057)进士,官至同知太常礼院。因是关中人,其学派称“关学”。为宋理学四大学派之一,与

  • 续修馆陶县志

    十一卷。民国王华安、丁世恭修,刘清如纂。王华安,河南杞县人。民国二十五年(1936)任馆陶县长。丁世恭,山东平阴人。民国二十年(1931)任馆陶县长。刘如清,清贡生。曾任山东临邑县知事,郓城、临邑等县

  • 情史

    二十四卷。全称《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题“江南詹詹外史评辑”,实为冯梦龙(见《春秋衡库》)编撰。明代笔记小说集。《情史》顾名思义,是写人情的书,上起夏商周,下至明代,汇集了几千年奴隶社会、封建

  • 虚谷遗书

    三卷。清代何国材撰。何国材字维楚,江西新城(今属河北)人。全书以维护宣扬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为宗旨,共分四大部分,一是“心学释疑”,以陆九渊的“求放心”学说来论证心学;二是“格物质疑”,以王守仁的

  • 内经知要

    二卷。明李中梓(1588-1655)撰。李中梓,字士材,号念莪,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博通医学,门人甚众。学术上受李杲、薛己、张介宾等人影响,主张脾肾并重,擅用温补。其著述颇多,除此书外,还有《医

  • 四书广注

    三十六卷。清张谦宜撰。张谦宜字斋,山东胶州(今山东胶县)人。是书以《四书章句集注》为主,以《四书或问》为次,以《朱子语类》为再次,加上《朱子文集》。《大学》开首又有纲领,题曰广注。凡朱子所说涉及到四书

  • 吴氏一家稿

    十八种,八十三卷。清吴清鹏编。吴清鹏字程九,号西穀,嘉庆年间进士,由翰林历官御史、顺天府府丞。是书汇辑其父子兄弟叔侄多人诗文稿而成,以其父吴锡麒所撰最多,如《有正味斋诗集》十二卷、《有正味斋骈体文》二

  • 东田遗稿

    二卷。明张羽(约1510年前后在世)撰。张羽字凤举,江苏泰兴人,生卒年不详。弘治九年(1496)进士,由淳安知县擢为御史,弹劾中贵,疏论时事,均甚切实,官至沙南节政使。著有《东田遗稿》是集为张羽季子张

  • 补寰宇访碑录刊误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振玉,详见《殷虚书契》条。光绪二十二年(1896)罗振玉为孙星衍《寰宇访碑录》作刊误二卷,后又为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刊误,共计三百余条。诸家校碑一般仅及于年代、字画方面,而罗振玉

  • 古今楹联汇刻

    十二卷。清吴隐辑刻。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收明至近代楹联三百余通。先以摄影缩小后上石。每联前各刘书者小传。俞越题跋说,古无楹联,宋以来稍有见者,至明乃盛,近世以来多有集古碑帖为联,而集联为帖,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