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横渠易说

横渠易说

三卷。张载(1020~1077)撰。张载,字子厚。世居大梁(今河南开封),后侨居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世称横渠先生。历云岩令、崇文院校书、太常礼院等职。少孤、自立,喜谈兵。后读佛老之学,累年无所得,转而习“六经”。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认为世界本源是太虚一元之“气”,万物皆由“气”聚散变化而成。因讲学关中,世称“关学”,为理学四大派别之一。著有《横渠易说》三卷、《正蒙》十篇、《经学理窟》十二篇,编入《张子全书》。《横渠易说》上、下经各为一卷,《系辞传》以下至《杂卦传》为一卷。末有总论十一则,附有吕大临《横渠先生行状》一文。其书解说简略,往往经文数十句中一无所说。该书最早的版本为嘉靖十七年(1538年)吕楠校刻本。清有《通志堂经解》本,并收入《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中。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与《温公易说》刊为一册。

猜你喜欢

  • 语林

    二卷。东晋裴启撰。裴启字荣期,一名荣,河东(今山西永济)人,生卒年不详。东晋文学家,性好品评古今人物,所撰《语林》为志人轶事小说集,又名《裴子语林》,或题《裴启语林》。书中记载汉魏至东晋时代名流士人言

  • 广福庙志

    一卷。清丁申辑。丁申,清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广福庙祀蒋崇仁、蒋崇义、蒋崇信兄弟三人。三人皆宋宣和间人,多善行,乡人称为蒋自量,纠率义民,为国拒寇,死后为土地神,显灵异。南宋咸淳初度宗皇帝已赐庙匾,加

  • 蓬莱县志

    八卷。清高岗修,蔡永华纂。高岗字仑侯,北平人(今北京市),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康熙六年(1667)任蓬莱县知县。蔡永华,邑人,曾任河东、陕西等处都转盐运使。考蓬莱县,其原无旧志,此志为创修。高

  • 孝经中契

    一卷。清马国翰(详见《孝经雌雄图》)编辑。是书引《路史》“孔子见孝经文成而天道立,乃斋以白之天,则玄云涌北极,紫宫开北门,角亢星北落司命。天使书题,号云孝经篇目。玄神辰裔,某知元命,使阳衢乘此麟,下告

  • 成都县志

    六卷首一卷。清王泰云修,衷以埙纂。王泰云,字春谷,安徽南陵人,嘉庆十六年(1811)任成都县知县。衷以埙,字声元,号雅堂,南昌人,乾隆进士,曾任四川乐山、巴县知县,著有《留耕堂文稿、《诗稿》。《成都县

  • 秘传眼科龙木论

    见《眼科龙木论》。

  • 诗经附义

    不分卷。清纪大奎撰。纪大奎字向辰,号慎斋,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乾隆年间举人,历官昌乐、什邡等地知县,颇有政声,后擢任合州知州,生卒年不详。著作有《双桂堂稿》、《续编》、《遗稿》刊行于世。此书就是

  • 襄阳府志

    ①八卷,清杜养性修,邹毓祚纂。杜养性,字敬修,奉天沈阳(今辽宁沈阳市)人,拔贡,官襄阳知府。邹毓祚,湖北远安人,官襄阳府教授。宋郡守高菱创修《襄阳郡志》四十卷。见《宋史·艺文志》。其后正德间下荆南道副

  • 七经义纲

    ① 一卷。题樊深(生卒年不详)撰。王谟(详见《圣证论》条)辑。樊深字文深,河东猗氏(今属山西省安泽县东南)人,后周著名的经学家。据《北史·樊深传》记载:“魏永安中,随军征讨,以功累迁中散大夫。”孝武西

  • 一捧雪传奇

    二卷。清李玉(1591?-1671?)撰。李玉,字玄玉,别号苏门啸侣,又号一笠庵主人,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他因出身低微,颇受压抑,入清后更无意仕进,毕生致力于戏曲创作和研究。著有戏曲几十种,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