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清陈鳣撰。陈鳣(1753——1817)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嘉庆三年(1798年)举人。曾从钱大昕、段玉裁游、精训诂。尚著《说文声系》、《说文解字正义》等多种。《恒言
无卷数。辑佚书,翟子元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解》中。翟子元魏晋间人,生卒事迹不详。荀爽《九家集解》有“翟子玄”,不详何人,作有《易》义。张惠言称:李鼎祚《周易集解》有“翟元”,概即子玄。马国翰则
一卷。清范泰衡撰。是书本遵汉儒,义从宋贤,参以已见,分节陈说,推陈出新。如说“格致”,木长为格,则本末贯,贯观其达;木各为格,则本末分,分观其到。又如说“致”,《春秋》曰“致女”,致是“往”的意思;《
二卷。清金崇城撰。金崇城,字卓峰,贵州黔阳(今属湖南省)人。官湖北知县。是书首有王履谦序及崇城自序。题曰家训,盖授自其父光旭,而又留以课子弟。其书依《朱子章句》,复于句下引诸儒之说以申其议,章句之后,
八卷。英国人该勒低撰。英国人傅兰雅(John Fryer)、程潘松同译。书八卷,列目十六章。卷一,第一章,记地面积及人数。卷二,第二章,记制造工艺及地产之物。卷三,第三章,记通商贸易并船务。卷四,第四
八卷。明何孟春(详见《何文简疏议》)撰。《孔子家语》原书二十七卷,《汉书·艺文志》曾著录,久佚。今本十卷,系三国魏王肃收集和伪造,其注亦系肃所作。此本明代罕传,崇祯以前,明人无见此旧本者。至崇祯末,毛
一卷。唐颜元孙(?-714)撰。元孙字韦修,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为颜师古四世从孙,颜杲卿父,颜真卿诸父。历官长安尉,太子舍人,滁、沂、濠三州刺史。是书为现存最早一本辨正楷书字体的书,它以颜师古
十卷。清胡文英(生卒年不详)撰。文英字绳崖,江苏武进(在今江苏南部)人,生平事迹不详。著有《诗经逢原》、《诗考补》、《诗疑义释》、《诗疏补遗》、《毛诗通义》、《屈骚指掌》、《庄子独见》诸书。是编书前总
二卷。明徐之镆(生卒年不详)撰。徐之镆,建阳(今属福建省)人,万历中诸生,撰有《罗经顶门针》二卷。明代堪舆家罗经测地的规定,仅主二十四向,而略先天十二支之位。徐之镆撰《罗经顶门针》,斥责略先天十二支之
十二卷。清聂铣敏(约1820前后在世)撰。聂铣敏字蓉峰,湖南衡山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改兵部主事,转授编修。官至浙江绍兴府知府。嘉庆十四年(1809),仁宗五旬万寿,聂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