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卷。旧题宋苏轼撰,实为伪托。此书共分天时、地理、树木、花草、种植、培养、兽类、禽类、鱼类、虫类、果品、瓜蓏、饮馔、服饰、器用、药饵、居处、人事、韵藉、偶记二十门,主要记载谣谚俗语、生活小知识等,如,
十卷。清陈鳣(1753-1817)撰。鳣字仲鱼,浙江海宁人。著有《经籍跋文》一卷、《对策》六卷、《续唐书》七十卷、《六艺论》一卷、《说文正义》二十卷、《说文声系》十五卷。是书卷首有阮元作的序,还有鳣的
十六卷。明梁潜(1366-1418)撰。梁潜,字用之,江西泰和县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举人。授四川苍溪训导,历知广东四会、阳江、阳春三县。永乐元年(1403),召修《太祖实录》,擢翰林修撰,后迁
一卷。明末李世泽撰。李氏字嘉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人。如真先生(李登)之子。是书初名《切韵射标》,梅膺祚取之与《韵法直图》相配,改称《韵法横图》,附刻于《字汇》后。梅氏序云:“是为李嘉绍氏所作者也
三十九卷。明卓有见(生卒年不详)撰。此书以邱浚《大学衍义补》、湛若水《圣学格物通》二书为基础。分立四门,即经传格言、史鉴证义、诸儒论议、国朝事实。颇略于古义而详于时务。
二卷。清桂文灿撰。桂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举人,陈澧弟子。本书本其师陈澧之说,以康熙乾隆地图及召南水道提纲为根据,参以陈澧所著的《汉书地理志水道图说》,再参考群书,间下己意
十二卷,清孙锵纂修。孙锵,明州人,曾任越隽厅丞。越隽,明以前志无考。清光绪初,厅丞何晒曦以纂辑之任属厅人马忠良,寻旧志,只写本十余页。勤搜博采,粗成四卷。后忠良游定水,始获读四川通志。于是有关越事者,
一卷。清王开云编。谱主王文雄(1749-1800),字殿宣,贵州玉屏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入大学士博恒军,曾随傅恒征缅甸,又随大将军阿桂征金川,嘉庆初以镇压湖北白莲教有功,升固原提督,嘉庆五
见《汗筠斋丛书》。
二卷。旧本题庆成王宗川撰。不著其名。考《明史》晋王棡第四子济炫封庆成王,其子孙袭封者无宗川之名。集中孔天允序,称王纂世十叶。赵讷跋亦云王祖考安穆王。以世次推之,宗川即荣懿王慎钟之号。穆文熙“诗话”称荣